二一三章 丰年雪色一盏灯(1 / 3)

江湖无双 槐下无忧鬼 242 字 2021-05-13

月亮不曾坠落,曾经见证的只是水中一抹清晖。

谁也没有遗忘过去,只是有人选择了告别青涩,走向成熟。

可红尘渺渺,总有那么一些人在时代风暴中无动于衷,驻留原地,做着眉眼冷冽的倔强少年。

变与不变在人,成与不成在心。

就像书院的道理流传了千古,早已经成为了耳熟能详的箴言。

可是道理终究没能够支撑行万里路,证不朽心。

长安没变,斑驳阳光映照的城墙,藤蔓席卷的清幽小巷,有人撑着油纸伞从黑暗走向阳光,践行心中的信仰。

书院变了,朗朗书声不再心怀天下,树荫笼罩的藏书阁窗口前,圣贤书翻页,翻起了灰尘,翻不回人心过往。

面对近道者来人、粉衣青年的要求,长安城各大书院瞬间寂然。

本想着用白玉京书院为诱饵钓大鱼,却不想鱼饵已经被另外的猎手给惦记上了,这让众多书院有些遗憾。

但也仅仅只是遗憾而已,压根不带有一丝其他的感情色彩。

因为长安书院五十家,家家户户朝儒冠。

自从夫子创立长安书院以后,长安城黎民百姓对于曾经高高在上,不可想象的书院就带有一份朝圣之心。

儒道兴盛,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君子一言定山河,一语判善恶,是无数儒生奋斗的目标,也是凡俗红尘的神灵,更是修行界能和剑修相提并论的存在。

儒家兴盛,气运历经万年没有衰败的迹象,自然吸引了众多修士的向往。

能够成为定鼎儒家气运的书院,同样也是诸多书院的向往。

长安书院五十家,这只是有底蕴参与儒家气运分割的一部分。

还有其余近百家书院只是作为“教书育人”的场地,远远未能达到“鼎立一方”的实力。

但是白玉京书院在长安城莫名其妙的的崛起,无形中打破了固有的格局。

长安书院高高在上,并不在意一个有的没的书院。

四大守护书院风头正盛,也不会因为一个白玉京书院的崛起就被影响。

风云书院等老牌书院底蕴深厚,自然也没觉得白玉京书院的出现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但是除了这十多家“傲然挺立”的书院之外,其余书院对于白玉京书院就没有太好的态度了。

他们在意的并不是白玉京书院可能抢夺本属于他们的天才弟子,侵占属于他们的资源。

他们在意的是白玉京书院打破了固有的格局,有可能引来的系列变化。

他们在意的是白玉京书院背后势力或者说背后推手的意图。

把话说开,其实这几十家书院就是在试探唐皇北白云的态度。

因为白玉京书院的成立是唐皇一手推动了,连带着成立场地都是唐皇赐予的。

这一切或许外人不得耳闻,但是作为扎根长安的书院,他们不可能不知晓。

因此,众多书院因为唐皇在长安投下的“棋子”——白玉京书院,作出了一系列的推衍和判断,同时也做好了必要的应对。

自从夫子创立长安书院一刻起,大唐官方对于书院的限制可以说是聊胜于无。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这是历代帝王对于书院的一个明确态度。

但是在近几百年来,随着圣贤林内乱导致儒家分崩离析,各个洲域的书院就陷入了一种“激进”的气氛。

所有书院都在试图改变儒家现状,但是当涉及到多方利益体时又不了了之。

神洲书院作为原本秩序最大的利益既得者,虽说有不少远见的天才、妖孽在变革,在创新,但是上万年积累下来的“腐朽”风气又怎么可能一扫而空。

所以对于各洲书院来说,变革是个缓慢趋近的过程,不得有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