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都是独立团精锐之中的精锐,其中有独立团一营,二营这种杨村时期的老牌营。
甚至有一部分参加了寿县保卫战,战斗经验极其丰富,尤其是巷战,有着充足的经验。
“注意四周,尽量贴着墙走。”
战前动员会议,一位大营长反复叮嘱:
“钢盔,钢板防弹衣,都给我带上,这些东西虽然重,但能保住你们的小命。”
现在是二战时期,四十年代,哪怕有系统开挂,也没办法点出六十年代后期才出现的凯夫拉,尼龙虽然已经出现了,甚至山西还建了一座制造工厂,但距离防弹衣还是有点差距。
不过这问题不大。
财大气粗的陈老板(系统)不考虑成本,尼龙制造出一件结实的背心,然后加上钛合金防弹插板,就是一件妥妥的合身防弹衣。
合身且不重。
虽然钛合金制造困难,但二战时期,已经能实验室小规模制备了。
“这次的仗很难打,城里还有很多老百姓,我们没办法呼叫空军轰炸,也没办法进行炮火大范围覆盖。”
“所以,遇到鬼子阻击阵地,多使用手炮,喷火筒,实在不行,就呼叫坦克支援,一辆不行就两辆,不要盲目和小鬼子拼命。”
“我们是来打小鬼子的,不是来和小鬼子来换命的,别说什么一换一值了,再加一个就是血赚的,咱们是八路军,是独立团,就算是一个人换十个鬼子,也是血亏。”
深吸一口气,吐出激昂热血的话语,大营长最后大手一挥:
“准备进攻。”
命令落下,十五个营战士转移到了各装甲营后面,准备跟随坦克进攻。
队伍间,王喜奎擦了擦他散发着幽幽金属光泽的狙击枪,数了数腰间的备用子弹,最后摸了摸腰间的柴刀,团里有发匕首,但他还是习惯使用他打猎时期一直在用的柴刀。
“一个人换十个?”
听到大营长的喊话,王喜奎冷哼一声:
“劳资要干掉一千个。”
他身边,观察手补充道:
“还差四百零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