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红杏出墙(2 / 3)

省稻作研究所,准备在乌图美仁乡的楞格勒河附近开垦100亩水田,进行盐碱地改良并开展水稻种植试验。

水稻种植成功后,将就近开垦万亩水稻,改善噶尔穆的粮食供应条件。

后世,大德鲁伊元龙平曾经搞出了海水稻,随后有人在噶尔穆种了几千亩,所以这个项目是能成功的。

金丰科技投资的另一个项目是“高效温室大棚栽培果菜示范”项目,这个项目选址在甘森湖附近,成功后就近为西联钢铁、盐湖集团的员工们新鲜的瓜果蔬菜。

大棚项目投资不小,一期计划投资2000万元,准备建设2万平米钢结构温室大棚,进行无土栽培果菜试验示范,技术支持方有赵省农业大学、蓝市农科所。

这两个项目,对省农大、农科所、稻作研究所也是一场甘霖,明年的科研经费又多了一大笔。

郑少辉已经踌躇满志,国庆期间他与陈立东见了一面,俩人聊了聊如何在火星种庄稼的问题。

陈立东嘱咐他说:“郑教授,你这次先去噶尔穆开荒,大棚里多弄些果菜,争取做到咱老百姓吃啥,你的大棚里就能种啥。

等哪天我去火星上开荒种地,到时候肯定要带上你。”

对陈立东话,郑少辉每当玩笑来对待,咱在库波尔矿洞里都种了蔬菜,去火星能有多难?

......

内部人都知道,这两个项目就是陈立东在投资。

王庆来等市政府的官员,包括东华一众高管们都想不通,陈立东为啥要跑到戈壁荒滩开荒种地。

陈立东也很无奈,在金融市场又赚了几十亿,还是美刀,怎么花啊!

......

国庆节时,陈立东还约见了陈学义和吴石刚,语气很不满意:“你们盐湖集团到现在还是一片空地,这是我陈立东投资项目中最慢的一个。

志勇哥现在去了盘山正在协调电解铝的项目,学义哥你接手他的董事长职务,吴总师的职务不变。

吴老师你得辛苦点,把工艺研究明白,记住钾、镁、锂我都要。

学义哥你的任务就是负责保障吴老师的设计,他让怎么干,你就怎么干。”

吴石刚解释说:“这事怪我,这一年多我国内国外考察了一圈,又上蹿下跳找专家、搞论证,迟迟没让学义他们动手。

现在我有了

一些心得,对钾肥、锂盐的提取有了更好的方案。

你放心吧,我这就开始搞设计,年底安排定设备,明年开春就施工,争取两年把厂子落地。”

陈立东点点头:“好!这个项目设计标准要高,你要国外的设备我给你,需要研制生产线,我给你组班子、攒队伍。

别怕花钱,实话说,我这里钱多的花不完。”

陈学义想说两句,他现在的关系还在三优碱业,这就要担任东华子公司的董事长,是不是不对转。

再一想,先这么办吧,盐湖集团未来的摊子有多大他最清楚,账上资金现在就有几个亿,将来都要自己花出去,想想就来劲。

......

有钱,也不是啥都能如愿。

比如华夏发现的最大海上油田,莱登193号油田一期工程准备于9月开工,施工方全部是华夏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自己的队伍,海上平台和采油船的建造也交给了自己旗下的公司,没给东华一点汤水。

王宏斌代表远东油气公司想与华夏海油的高层会谈,也吃了闭门羹,据说海油的老总放出话来:“咱华夏人自己能干的事情,不应该让歪果仁插手。”

其实行业内都知道,远东那边采油,全部业务都是华夏人干的,平台是东华重工的,劳务是华夏石油的,没有歪果仁的事情。

海油说风凉话也情有可原,因为在库页岛那边的钻采业务,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