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商业帝国(2 / 3)

策也商洽了几个轮次,除了地价优惠、税收减免、基础设施配套等条件之外,海油和远东油气还提出了新建1000座加油站的要求。

同时,王宏斌也向粤省领导承诺,只要粤省向海油和远东油气开放市场,远东油气将按照东三省的方式,在粤省超过10万人以上的城市,建设输气管道和供气站。

随着华夏房地产市场兴起,住建部门出.台了新的规定,新建住宅小区要预留天然气入户管道。

现在好多地方开始着手做大城市天然气供应市场,比如鲁省副省长宁海成就一直在联系远东油气。

托了各种关系,终于见到了“钱多人傻”的王宏斌。

王宏斌还没听明白宁海成的意见,就拍着胸脯说:“只要鲁省能跑办到路条,远东油气就能投资建设炼化厂,跟鹅城的项目一样。”

宁海成张了张嘴,想解释一下,鲁省只想铺设燃气管道和供应站,可对方的意思竟然能在鲁省搞个大炼化项目。

如果对方真的能投资一座炼化厂,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

一座千万吨级的炼化厂动辄一二百个亿,还是外资,自己原来想喝口汤的,现在却能吃到肉。

这种情况怎么办?

傻子才会去解释,宁海成选择了默默承受。

这个消息被反馈给省里主要领导周成栋后,周成栋也有些发懵,便问宁海成:“你和王宏斌见面时,他有没有喝酒?”

宁海成回忆了一下说:“好像喝了,我俩见面的时候,他刚接待完槎城一拨人,但不像喝懵的样子。”

周成栋皱紧眉头说:“唔......这事弄的吧,咱也没法再找这个王宏斌论证。总不能问对方,你那天说得靠不靠谱?我找人研究一下吧。”

周成栋有个侄子叫周立坤,在国家计委任重点战略和项目建设司司长,副主任后备人选,跟周成栋乃是一个村的叔侄关系。

周立坤能够在仕途上顺风顺水,得益于周成栋的指点和照应。

鲁省这几年经济发展势头很猛,周成栋刚刚提任过来,希望能够将鲁省发展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本就是搞石油出身,如果能在鲁省搞成一个大炼化项目,对他这个上任的新官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毕竟是一二百亿的大项目啊,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放在哪儿都算1号工程。

周成栋拿起电话给周立坤打了过去。

周立坤正在开会,一看是周成栋的电话,果断起身离开会场。

电话里,周成栋说:“周司长,忙不忙?”

“叔,您就别调侃我了”周立坤语气里透着谦恭,然后说道:“我再忙还能比得过您?您是有啥事儿吧?”

周成栋哈哈笑着说:“那我就不跟你兜圈子了,立坤啊,你说沪市、辽省、南粤都要搞大炼化项目,我也动心了呢。

你看啊,鲁省靠河临海,海上有登莱油田,内里有胜利油田。

但是炼化企业还是散而乱,小企业不少,但设备陈旧落后,环境代价也不小。

我打算弄一个大炼化项目,这对拉动鲁省经济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你帮我分析分析,这个思路可行不可行啊?”

周立坤琢磨了几秒钟,然后说道:“叔,您搞大炼化我当然支持,不过确实跟你说的那样,鲁省有发展石油化工的优势,但在大的盘子上,计委暂时未考虑鲁省,就是因为鲁省本来就是石油加工大省,产能已经偏高。

如果您有好的项目,我可以提个建议,那就是关停并转一批小的炼化厂,来一次产业升级,这样的话从计委口应该能够通过。

咦,叔啊,你那儿是不是有了合适的项目啦?”

“哈哈”,周成栋笑着说:“不瞒你说,我原打算与远东油气合作,开展天然气入户工作,没想到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