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可想而知。
登陆后,杜昌海在加雅县附近的丛林里见到了朱化里,也见到了需要自己训练的游击队员。
这支队伍称之为叫花军才对,在城镇与政府军交战后,主力已经不足2000人,据朱化里说还有几千人活动在皮蒂、比伦一带。
游击队的装备已经严重不足,至少一半人没有武器。这样的队伍要训练出来,其实很难。
首先是语言不通。亚齐人大都不懂汉语,要由朱化里的
“翻译”才能实现沟通交流。然后是风俗习惯,许多亚齐人是穆斯林,饮食方面有禁忌,虔诚的穆斯林要定时祈祷,吃饭要保持与非穆斯林的距离。
这些让索亚来的教官们很不习惯,并且隐隐感到一种疏离,甚至隐隐的敌意。
还好杜昌海老家在驼城定远县,县里有几个村是穆斯林聚集地,他从小就接触回民,在与亚齐的穆斯林相处时就显得容易一些。
亚齐游击队被从城市赶出来,只能在丛林里乱窜。杜昌海来到这里之后,就发现许多不便,比如交通问题,这支队伍几乎没有交通工具。
还有装备问题。这些游击队员被政府军追来追去,大部分装备已经丢失,需要重新补给,包括帐篷、衣服、鞋子、防御工具、照明工具等等。
好在杜昌海已经在索亚带队训练了一年多,对热带雨林的作战方式有了自己的体会。
这些游击队也不是没有据点,他们的老巢在加雅县与皮蒂县中间的山沟里。
加雅与皮蒂,分别在岛屿南北两端,直线距离大概100公里,但是中间隔着一条山脊,山峰最高处海拔接近700米。
这条山脊,让政府军大规模搜山变得困难重重,也让游击队得以生存下来。
杜昌海到来后首先解决了游击队的补给问题。还好亚齐周边都是海域,海岸线漫长,用潜艇补给的方式,让政府军防不胜防。
只不过,没办法用上大型装备。所以,杜昌海决定在亚齐开展特种作战。
他将亚齐游击队员分成若干作战小组,由自己的战士对对方进行特种训练。
训练内容就是热带雨林的游击战。包括教那些游击队员使用枪械、设置陷阱、逃脱追击,如何使用GpS、夜视仪和工兵锹,在遭遇战车、坦克、直升机后如何规避。
陈立东听着杜昌海的讲述,有些心驰神往,虽然两世为人,但三十岁的青年血总是热的。
杜昌海巴拉巴拉汇报了一个多小时,最后说:“按照我们的统计,消灭的政府军已经超过300多,在加雅和皮蒂,那些政府军已经不敢派出巡逻队,出来少了就是死。”
“我们的弟兄有伤亡么?”陈立东给杜昌海递过去一杯向天果茶,然后问道。
杜昌海知道这种茶很苦,但还是喝了一小口,然后汇报说:“伤了二十几个,都没大碍。朱化里那人不错,凡是咱们的人到前线去,他都安排人跟在身边,既能当翻译,还能挡子弹。您派过去的医疗队也牛b,只要不是太厉害的伤,隔天就能活蹦乱跳的。这让我们的战士和亚齐的游击队员们都吃了定心丸。不过亚齐人死了二十几个,有时候冲的太靠前回不来,都是自己拉了光荣弹。”
“光荣弹?”
“嗯,”杜昌海解释说,
“我们每个战士都留一枚手雷做光荣弹,确保不让自己活着落到政府军手里。游击队员们见我们这么做,也跟着学。他们许多人与政府军有仇,或是家人或是战友死在了政府军手里,打起仗来挺玩命的。”
“喔。朱化里那边跟我们承诺过,尽力不让咱们死一个人。万一死了人,他是要出钱抚恤的。你告诉弟兄们千万别玩命,见势不好赶紧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没上战场,也不敢给你出馊主意,说说看,有什么困难没有。”杜昌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