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首映(3 / 4)

伴随着轰炸、枪声、女学生恐惧慌张的喘息,惊叫,当翻开由各种废弃麻袋、遮盖物搭建的临时避难坑,里面躲满了人,女学生恳求他们收留,但无人愿意给她们让出一隅,哪怕一隅栖身!

画面再转,女学生们已经躲进了破烂的装甲车炮筒里,本以为能就此躲过,没想到,附近却传来了日寇声响,此外,年约花甲的教堂神甫,也在慌忙逃窜中,靠近此地,就在他发现躲在炮筒里的三个女学生之时,他也被日寇发现了!

……

电影开篇便以一段旁白、十几个镜头切换将故事的背景、矛盾平铺直叙地揭开,剧情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众人觉得沉重压抑的同时,又有种不自觉被“导演”镜头故事吸引的亢奋!

三个女学生跟神甫意外生存下来,让捏着一把汗的观众们小松了一口气!

紧接着,十四五个穿着华夏旗袍的女子从远处走来,走近眼前与这座战争废墟形成鲜明对比的教堂;在这满目疮痍的灰蒙、土黄的构图与色彩下,更是大相径庭,尤其是他们虽然带着些许的惊慌、凌乱、但仍然婀娜多姿,她们还没出现前,大家都还不觉得这片废墟、这场战争有多么的残酷,可当她们像是“事外人”撞入这场战争,一下子就这场战争的惨烈凸显的淋漓尽致!

这些女人,不是什么“好东西”,她们是活在销金窟里的窑姐,因为一个相好的“失约”她们既是离不开这座城市,也进不去西边的安全区,只能将主意打在了这座教堂上。

这些窑姐的出现,将此前的战争惨烈,抹平了大半,观众们得以从战争的惨烈中挣脱开来,并饶有兴致地看这些不论对话,还是行为都带着些“愚蠢而不自知”的风尘窑姐,都死到临头还在拌嘴争吵的泼辣而觉得有意思。

这些窑姐自然是美的,带着风尘的韵味,在场正常的男士,不论是华夏人还是老外,都对她们婀娜的身子,泼辣的性格倍感兴趣。

直到一个一直不曾出声,只有一个背影,偶尔能够看到她抽烟一角镜头的女人出现——其实在她露着背影的时候,众人就已经觉得她的背影已经非常的好看了。

可当她一把将行李丢进了教堂院子里,也就是这个时候,盘在她后脑勺上的发髻突然崩散,流泻了一肩,她那张寡淡里带着点点书香气息的脸庞,就那么撞进众人眼里、心里。

她穿着的旗袍是艳的、脸上的妆也有点小浓,抹着那个时代的粗糙胭脂,浑身上下的妆容、穿着打扮,都显现的有些艳俗,却跟身上的气质、形成反差,将这股大俗衬托至大雅!

《金陵祭》的剧照已经发出来了,但属于夏郁的位置,一直空着,此前网上就有不少的报道;一直到前段时间梦回民国的杂志登出,众人才知道,为什么庄和要藏着掖着。

而见到这一幕,陈凛知道,他还是低估了,低估了庄和的审美、低估了夏郁的美貌,而最让他惊讶的,是在这种美貌里,并没有被遮掩住的演技!

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如果不是他刻意的比较,都很难将“赵玉墨”与今夜在红毯上星光夺目,与同在放映厅内,那个美丽而不落俗套的夏郁联系到一块。

而战争里,这种“平静”终究是一个假象,就在这十几个窑姐挤进教堂时,惨烈的屠杀在这座古城的四面八方都还在上演。

镜头一切。

时间回到了十二月十二日傍晚。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哪怕在场众人通过这些年的战争题材电影、纪录片看了极多的战争戏,可当他们见到眼前的一幕,仍然打从心里打了个寒颤,入眼皆是触目惊心!

随着这个叫戴涛的军官退守,逃到江边。

映入眼帘的,几乎每一寸滩地上都挤着绝望的血肉之躯。

每条船上都挤满了人,或者说,一个压一个,堆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