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失控的四年(十四)(1 / 3)

后汉长夜 十年卧雪 3110 字 2022-01-07

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中平六年的大汉,虽名义上还处于雒阳的控制之下,然而只需离开雒阳百十里,便不难看见风雨飘摇之象:四境皆叛,流民遍地,死相枕籍。哪怕是那些表面看上去尚算宁静的地区,也是官吏贪腐,豪门横行,百业凋敝。

汉帝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了这一现状,又或者是他从来都知道,只不过从来都没有能力或想法去改变而已。总之,尚在病中的汉帝忽然下了一道诏书,称自己将在雒阳城郊的平乐观,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阅兵,以彰显帝国之强盛。

为了准备这次阅兵,汉帝可是下了大功夫,除了新组建的西园军全部身披铁甲,手执兵刃全副武装地亮相外,南军、金吾卫以及各郡国也必须抽调一部分的精兵前来参演。如此一来,光是参加此次阅兵的军士便达到五万余人,甚至比在凉州征战的皇甫嵩,在幽州征战的公孙瓒所能调动的军士都要多。

阅兵当天,平乐观筑起了一座大坛,坛上该有十二重总高十丈的华盖,天子全副披甲,腰佩新铸造的中兴剑,立在大坛之下。大坛东北,另筑有一座小坛,小坛上也有九重华盖,这是大将军何进站立之地,然而今天,何进的背后却还多出了一个人,此人身材魁梧,苍髯如戟,原来是新上任的骠骑将军董重。

跟何进一样,董重也是外戚——他是董太后的侄子,因此在帝位之争中天然属于“董侯”刘协那一派。可以说他跟何进,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因此汉帝让他们俩并站一坛上,用意是再明显不过了。

随着一声令下,新组建的西园军踏着整齐的步伐,举着猎猎的军旗,逐一从大坛、小坛下经过。第一个经过大坛的,是上军校尉蹇硕,他原是宫中的小黄门,但因生得膀阔腰圆,体壮如牛而颇受汉帝喜爱,让他当了个职权比何进还要大的上军校尉。

接下来,西园军的另外七位校尉也都一一登场,他们或是士族菁华,如四世三公的中军校尉袁绍,或是因战功而被汉帝赏识的寒门军官,如下军校尉鲍鸿,或是以张让、赵忠为代表的宦官的子弟,如助军右校尉冯芳。

看到八个校尉的成分,汉帝的心思也是昭然若揭,那就是拉拢除了外戚之外的一切力量,来在军中对付外戚何进及董重。

然而汉帝并不知道,自己这个看似精妙的布局,实则是压到天汉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在这个布局之中,何进觉得自己的性命受到了莫大的威胁,因为他几乎站在了整个朝堂的对立面。张让,赵忠也觉得自己的权势受到了挑战,因为蹇硕这人,是突然冒出来的,跟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现在他却是名义上的武官之长,那岂不是要在他们十常侍之外,再立一座山头不成?

至于士族,那就更不必说了,因为汉帝登基二十年,实行党锢的时期就有十多年,不知逼死了多少被他们视为“君子”的名士,而现在,虽说权力又稍稍向他们放开了,但自诩为帝国精英的他们,在地位上却还要屈从于屠户出身的外戚和最卑贱的阉人,这你叫他们的气,如何能顺?

然而,此刻在平乐观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除了外戚、宦官、士人外,还有一伙人也对现状十分不满,那就是武人!这里的武人,不是指何进这种靠姻亲而骤蹑高位的外戚,也不是皇甫嵩这种已将转型为士族的世代将门。而是以董卓为首的一群,靠着自己的军功,一步步从军伍中爬出来的武人,他们几乎没有家族,没有人脉,也没有足以跟士族、外戚、宦官三者中的任一者媲美的财富。

但他们手中,却握有最为恐怖的力量,而一旦这股力量失去控制,哪怕是炎炎四百年的天汉,也将在无穷无尽的血与火之中走向毁灭。这股力量就是:边军。

不过这一切都是后话了,而此刻汉帝正沉寂在雄壮的军威之中,他从如山四海的“万岁”声中,似乎听见了韩遂的求饶声,张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