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还在讨论回声,关于这个流媒体平台的种种讨论不绝于耳,争议和抗议漫天飞舞。
紧接着后一天,人们就已经忘记了抵制回声这回事,因为“奇怪的事”征服了他们,讨论热度面引爆,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一时之间就成为了现象级作品,人人都高呼着:
“回声!第二季,请快点!”
“回声爸爸,听我说,谢谢你。”
“一个晚上刷完第一季,现在就开始敲碗第二季!”
还有人对回声不满吗?
当然有。
但是那些不满都已经被“奇怪的事”的好评、赞扬、讨论面淹没,这也直接证明了,“内容为王”依旧是铁律。
只要回声能够持续不断优质内容,那么陆潜的构想就能够实现!
当然,真正困难的地方就在于,“优质内容”。
那么,在回声没有公布第一周数据之前,到底应该如何证明“奇怪的事”火到一塌湖涂呢?
持续攀升的讨论流量?铺天盖地的话题标签?网热议的狂潮?还是专业媒体到大众媒体的赞誉?
部都不是。
而是——
青竹的评分标记人数。
一周时间,“施密特湾”的评分标记人数就已经突破五万,成为今年上半年来第二部标记人数突破五万的新剧。
从这里就能够看得出来,得益于回声的势头,“施密特湾”确确实实引爆了关注,并且收割了一批支持者。
在电视面低迷、剧集群魔乱舞的当下,一部情景喜剧能够强势回春,着实难得。
那么,“施密特湾”是第二部达到如此高度的剧集,第一部呢?
难道是入宅的剧集吗?
显然不是。
答桉揭晓——
“奇怪的事”,一周之内,标记评分的人数就已经突破三十万。
数字,没有看错,确确实实就是三十万,整整是“施密特湾”的六倍有余,并且还在搭乘火箭扶摇直上。
这就是剧集火爆的直接证据。
当然,真正的专业人士,或者挑刺人士,此时就会说,标记评分,并不意味着真正看过,可能只是凑热闹而已,他们需要等待回声的官方数据,才能够证明。
对此,回声的官方回应是——
回声,短期之内将不会公布任何剧集或者电影的点播率,网页/应用程序显示的排名也只有顺位没有具体数字。
相对应地,回声将会以季度为单位,公布付费订阅用户以及免费试用用户的数字,作为一项参考数据。
继取消评分、弱化榜单之后,回声进一步打破业内的固定认知,这次,人们已经见怪不怪。
业内的普遍猜测是,回声担心点播率数字太难看太寒碜,影响信心,所以限于内部浏览,而且蓝鲸影业和回声都暂时没有上市,依旧属于私人企业,即使拒绝公布数字也无可指摘。
入宅,也同样如此。
不过,回声不公布,业内人士就束手无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