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移民(1 / 3)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九月初,就在秦朗被统计好的粮食丰收乐得笑开颜的时候,赵文廷和张子闻这一批难民则开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迁移之路。

两个人,或者说两家人的运气很好,竟然又被归拢到了一个迁移队。

要知道,在所有难民流民都被登记了基本信息之后,在他们还没有从隔离点出来的时候,编组分队就已经开始了。

不管是同乡还是同宗,通通拆散,通通分割。

你再强大的宗族凝聚力在这种强制力量面前也变得不堪一击。

一个迁移队一百户人家,普遍不超过五百人。

赵文廷和张子闻不但分到了同一个队,日后还会是同一个村,然后这俩人还同样都是小甲长。手底下管着十户人,算是村里头最基层的小’官’了。

百户人家的一个村落,在行政上头却并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村’。他们的头,行政上的称谓是保长,多个保合在一起才算是一个村。

也就是后世自然村的概念。

赵文廷他们这队人运气特别的好,直接被分到了济宁,地方靠近马肠湖。土地平坦,水资源充沛,可以说是绝对的好地方。

而且迁移过程也很方便,乘坐船只,一路进到济宁州。

这个地方昔日在鞑清手中的时候,乃是清军布置在鲁西南的一处军事重地。但现在于秦朗言,这里早就变成腹地了。

如果战火真的能再度烧到济宁来,那就意外着运河以西的曹县、曹州、定陶、成武、单县、鱼台、金乡和郓城、嘉祥等小十个州县通通陷落了。而这又怎么可能呢?

鱼台以南就是徐州之地,所以济宁在秦朗眼中,那就是真正的腹地了。

因为连年战乱战火的影响,整个鲁西南都人口悉数了些,济宁尤是如此。

在统计人口和清丈土地田亩之后,秦朗就生出了一个迁移人口填补此地的念头。

但是整个齐鲁都缺人吶。

真论起人口多寡来,济南远远比济宁更欠缺人口填补。这次多尔衮把大量北直隶的难民流民驱赶到齐鲁来,虽然家重了秦朗的负担,但同时也真的做了件大好事。

三四十万人口可是快占到齐鲁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了。把他们都妥善的安置下来,那非但不会是秦朗治下秩序混乱的不稳定因素,反而能让他于齐鲁的统治更加稳固呢。

原先村落的名字早已经被废弃,现在赵文廷他们所在的这片废弃村落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十三里庙。

因为他们这地儿不是挨着马肠湖么,而马肠湖边上有个祭奠万历年间治水名臣潘季驯的小庙,所以就被取名为十三里庙了。

而这个‘十三里’则就是这儿距离济宁的远近。

因为是废弃的村落,所以这里本是有水井的,而且非常幸运的,这井内并没有尸体之类的。

所以小五百号人抵到之后,就按照保长吩咐迅速行动了起来。

首先是推倒房屋,收集可用的木材梁栋和家具之类的;二就是搭起居住帐篷,然后建立起公共的澡堂、食堂、简易厕所、仓库等设施。

至于平整田亩之类的活儿,现在则根本不需要去做。

这都九月里了,再有一个月就要飘雪花了,种啥都晚了。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居住地给规整好喽。

等所有人都有了容身之地,那再想其他的事儿。

反正现在他们有上头养着呢。

吃的穿的用的,全都由上头发放,就是明年开春后耕种的种子,那都由上头发。

只不过他们也用不着把住处规整了之后,就一个个开始窝在家里猫冬。

就是冬天里,齐鲁这边也有的是活儿干!

光是兖州这边搞得那几个水泥厂,就够多少人攀交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