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二章 陛下二请(2 / 2)

晋末多少事 然籇 88 字 2023-03-27

所以秦王继位大统、主宰社稷,天下心服口服、百姓毫无怨言!”老者着急的说道,“大王可莫要妄自菲薄、忽视天下之民心所向啊!”

周围响起一片附和声。

虽然大家都知道三请三让的流程,这一次杜英十有八九不会答应,但是这也应当是他们这些受到杜英恩惠最多的关中父老们,能够当面劝进的唯一一次机会,因此又怎么愿意放过?

每一个人的脸上,无一不是真情流露。

“杜某怎敢,杜某焉敢?若无父老乡亲鼎力支持,也无杜某也。”杜英长叹道,“但既为人臣,怎能行此谋篡之举?本王······唉!”

杜英的回答,似已松动。

众人不再苦苦相劝,行礼之后,逐渐退去。

而阎负和林丛等关中官吏,此时已经起身相随,见杜英转身进来,当即让开一条道路。

杜英则诚恳的说道:

“陛下之心如此,万民之心如此,本王不可不听,但本王绝无篡位之心,所以当返回洛阳,面见圣上、阐明此事,避免圣上因而责怪百姓、牵连诸位臣工。”

第一请固辞不受,第二请犹犹豫豫但依然重申自己无心于此,到了第三请,就要摇摆不定了。

“大王圣明。”阎负等人齐齐说道。

“圣明与否,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百姓决定的。”杜英缓缓说道,“今日能够看到诸多长安百姓,扶老携幼而来,本王就知道自己之前所做的没错。

不过民心如水而易变,所以诸位臣工万万不可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时时新,日日新,方才能够一直为百姓所喜。”

“谨受教。”众人拱手。

杜英接着说道:

“西域战事在即,余打算调郗愔为凉州主簿,接替家父,协助顾刺史主持凉州军政。

而凉州贫瘠,其实只是作为粮草的中转之地,真正出民工和粮草支援战事的,还得是关中和汉中等地,现在还能否做到?”

林丛当即回答:

“自大王淝水之战后,对于关中的粮食需求已下降,再加上陆续裁军、屯垦,各地的粮食产量和存量都会日益上升。

且关中书院如今正在尝试培育新的粮食,将野种和田种相结合,小有所成,未来粮食只会越来越多。”

杂交育种,杜英之前也只是在视察书院的时候顺嘴提过一句,毕竟想要让这个时代的人弄清楚个中机理,还有点儿强人所难。

不过实干派看来是从来都不缺的,不管他们有没有弄清楚原理,只要能够拿到好的结果就行。

当然,这也提醒了杜英,科技的研发,包括理论的探究和技术的发展,不能囿于关中书院的范畴了。

书院既要培养人才搞学问,又要钻研技术,一文一理,到底还是存在界限的,而且也难免会有重视、有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