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泛黄的经书在树下青石上轻声诵读的,小和尚侧着耳朵听几句,就觉得头昏脑涨想要合眼瞌睡,道家修士诵经跟佛门弟子截然不同,字字句句拉长语调更像是在哼唱,调子句就是一个循环,毫无新意可言。
停停走走,总算过了半山腰那座刻着“
文官弃轿、武将下马”的石碑,背着剑的小和尚撇嘴翻了个白眼,好大的口气,就算空相师兄还是大周景祯朝国师的时候,鹿山上也从来没有这种撑门面摆排场的规矩,听寺里曾跟随师兄在京都讲经的师侄们说,天子召集重臣商议国事的保和殿上,都有可以悬剑佩刀上殿的权臣,也有恩旨特许宫城骑马的勋贵,如此看来,鹰潭山的架子比皇宫还大些。
这座石碑让本来对道家祖庭了解极少的小和尚,没来由就平添出几分反感来。
过了石碑,空相神僧脚步顿了顿,四处打量一阵,不再领着小师弟继续跟随香客往山顶上爬,而是转而往东面稀疏树林里一拐,好像之前来过一样在树林里蹚出一条僻静窄路,能见着有憨态可掬的小松鼠在树枝上来回蹦跳,没走多远就听见潺潺水声,再走两炷香功夫,树林先是越来越密,随后又由密渐疏。
绕来绕去,小和尚就惊喜地发现一条清澈的山间溪流,抬头看师兄走得很慢,跑到溪边蹲下探着身子掬起一捧清水尝了口,又凉又甜,忙不迭招呼空相解下水囊,把两个水囊里的水都倒光,逆着溪流半沉在水里灌满,“这水甜丝丝的,好喝。”
老和尚笑着等了他片刻,而后逆着水流绕到后山一条少有人知的小路继续往上走,直到空空小高僧右脚上的布鞋终于捅破一个窟窿,才到了一座看上去年头极为长久的小道观,说道观是因为门口挂着一面写有“三清观”的老旧牌匾,上面的字迹已经斑驳得不成样子,观字少了右半边的见,要不是清字还能看清楚左侧最下面的一点,多半要被识字不多的小和尚认作是三青观。
隔着用竹子树枝修补起来窟窿的院墙看,这座三清观其实就是个小院落,门前打扫得很是干净,左右各种着一棵杏树,枝叶间有不少还未完全褪去青色的杏子,小和尚跳起来摘了一个,在僧袍上随便擦了擦就咬,只尝了一口就呸呸吐掉,皱着眉头恨恨把杏子扔出去,酸的倒牙。
和尚不进道观,空相站在敞开着的院门外静静不出声,他的神识能察觉到院中坐北朝南姑且可以称之为正殿的屋子里有五境修士的气息,里面的人自然也早就知道门外有两个跟鹰潭山格格不入的和尚,果然,空空刚把杏子扔出去,院子里就有了脚步声。
穿了一身背后绣着八卦阴阳图绛紫色尊贵道袍的钟小庚缓缓走出门,稽手笑迎道:“神僧远道而来,贫道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小和尚有些诧异,这莫名其妙的老道士嘴上说着神僧,话应该是对位列白马禅寺四大神僧之首的空相师兄说才对,却不知为何连脚步带眼神都是冲着自己而来,他再不知道对方身份,也能从那一身了不起的道袍上得知,这年纪比师兄差不了多少的老道士地位不低,一时间受宠若惊到不知所措,下意识抬头去看空相师兄,却见老和尚侧身避到一旁,双手合十低宣了一声佛号。
钟小庚走到近前,仔细端详茫然不知该说什么好的小和尚,目光在他身后背着的那柄剑上微微一顿,随即叹了口气,这才转身跟与“神僧”二字名符其实的空相见礼,“神僧此来,是为拿回白马禅寺一千余年前留下的东西?”
空空高僧蓦地一愣,听这意思是寺里有重要的东西放在鹰潭山,可他明明知道空相师兄此来,是为用练会的第二剑问一问钟小庚如何看这座天下的归属才对,尽管他弄不懂为何一个老和尚、一个老道士就能决定大周的存亡,唔,还有那位不像十二品剑修的靖南公。
站在杏树下的住持师兄笑着摇头,示意空空把肩上的那柄剑解下来,小和尚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