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对自己剑道以及剑意都至关重要,根本来不及瞻前顾后的犹豫,少年就咬牙收摄心神摒除一切杂念,心里只剩下陈仲平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混账话。
去他娘的,爱咋咋地!
说起来世上最了解陈无双脾气秉性的人,当属成婚之日战死在北境城墙以外的谷雨,她最清楚自家这位看似万事不从心上过的公子爷,骨子里似乎天生带来一股子不死不休的混不吝狠劲,南下剑山采剑的路上,数次经历都是抱着富贵险中求的侥幸去玩命,这才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扶摇直上四境七品。
孤身去南疆十万大山边缘接引天地灵气的那次比现在更凶险。
换而言之,沈辞云能修成如今境界,一是得益于他福缘深厚,幼年时不仅有贺安澜所赠的洗髓丹洗练体内杂质,还有不该为人间所有的离恨仙丹药力支撑;二是孤舟岛师门长辈悉心培养,一丝不苟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底子,这才一入江湖厚积薄发。
而司天监这位嫡传弟子一日千里羡煞旁人的修为进境,完全是靠着一次次拼命拼出来的。
聪慧如陈无双,身处外人窥测的险境而坦然自若,并且沉下心神之后很快就意识到,这一次的顿悟跟之前两次都有所不同。
在白马禅寺青砖瓦房顿悟的那次,不知是不是时间太过短暂的原因,说实话陈无双至今都没觉得从中得到了多大好处,识海中所能看见的也只是一个灰衣老僧席地盘坐的背影,真正让他受益匪浅的是河阳城的第二次顿悟,穷酸书生抑扬顿挫读着煌煌《春秋》,十八笔画化作剑意直入识海,其后就是混沌初开万物伊始,这才将他十年来胸中只蕴养出模糊雏形的剑意,打上不破不立的烙印。
这一次识海中所见的景象仍然壮观绚丽,但日升月落也好、冬去春来也罢,说到底都是一个旋转不休的圆,陈无双要是以往在司天监观星楼一层的藏书里多听大核桃读几本道家典籍,此时或许就能明白,那个圆,就是所谓的道。
道经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发芽是道,开花是道,结果是道,枯萎是道,寂灭也是道。
一直在旁等待的马三爷生怕有任何一丝动静都会打扰到他,连以自身真气逼出醉意都不敢为之,察觉到戴着面具的古怪修士一吐一纳之间,呼吸越发平稳悠长,下意识横着挪了两步,抬头去看陈无双身前那面墙壁上的图画,眉头渐拧。
马三爷不是头一回来骤雨庄,这座庄子的主人,也就是姓秦汉子口中那位在这一带方圆数百里名声不小的七品剑修,跟大漠马帮其实没有太深关系,却因为这座庄子跟马三爷扯上了渊源,或明或暗,每年里马三爷都要从大漠远道来这庄子上小住一段时日,这四百二十七幅图画不知已经看了多少遍,甚至这套剑法闭着眼睛都能一招不差地从头使到尾。
但与人对敌时,马三爷从来没用过这套剑法里的招式,在他看来,这是一种默默无声的敬重。
目不转睛盯着看了片刻,马三爷摇头微微苦笑,怎么老子这些年就没从图画里找到顿悟的机缘,难怪苏昆仑每回见面都要骂两声愚笨不可救药,空有在床上翻云覆雨、梅开三四五六七八度的一身力气,在机缘这种玄乎其玄的事情上也只好望洋兴叹。
知道顿悟这种经历自己再怎么使劲也是缘木求鱼,马三爷无奈之下,只好转而把心思用在揣摩陈无双的剑意上,闭上眼睛收敛灵识细细体味,发觉庄子里凝而不散的剑意很矛盾,似乎其中含着相互对立却又相辅相成的两种情绪。
一剑既出势如破竹,气势浩大处,与苏慕仙三千里长空月明的坦荡很是相似。
而于寂灭处又见生机蓬勃,气象恢弘时,则像是无边大漠中突兀生长出无数青翠草木,盎然绿意如春来惊蛰,其中有雨落有雪融,有茕茕白兔东走西顾,有吆吆鹿鸣食野之苹,甚至有婴儿呱呱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