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大场面(4K二合一)(3 / 4)

旧日音乐家 胆小橙 4124 字 6个月前

重要的事...”

此番返回乌夫兰塞尔后,虽然离特纳艺术馆改扩建竣工还有数月,但职业交响乐团的组建工作要马上提前启动了,这样方能留足排练时间,确保开馆演出保质保量。

正好在圣塔兰堡期间,去提欧来恩文化与传媒部完成注册工作。

帝国的交响乐团从注册地域上说有国家和郡属两级,从性质上来说更复杂,有直属于帝国或地方的官方职业乐团,有隶属于皇室或公学的乐团,有属于民间团体或个人建立的职业或半职业乐团,也有属于官方/非官方艺术场馆的驻馆乐团。

这个年代虽然还未形成现代化的“艺术管理”或“艺术市场营销”思维,但资本和市场已经初步进入艺术和艺术品行业,交响乐团的赞助资金来源往往是多元化的,所以这些不同的乐团类别,实际很多都存在交叉关系。

总体而言,官方成分更大的交响乐团,职业化程度越高,排名也会占据更靠前的位置。

大部分艺术家并没有自行创业的想法,他们的能力也没长在运营方面,但范宁不同,他有一些艺术理念,还有...“无终赋格”指引的启明之路,它们在未来需要平台来推行。

范宁这种个人性质的乐团,按常理由乌夫兰塞尔文化部门受理注册即可,但相信作为夏季艺术节的主办方部门,他们不会拒绝一位准提名的‘波埃修斯艺术家’申请。

做艺术需要纯粹,但做艺术运营有的时候要学会借势,范宁正是想借艺术节的机会,获得一波预告性的声量,这会有吸睛甚至引发小道争议的可能,但自己认为利大于弊。

时间在排练中流逝,转眼到了21日晚,宣传物的陈列在爱乐广场上随处可见,并逐渐向国立音乐厅的主体建筑内延伸。

灯杆和灯箱上的海报,栏杆上粘着或悬着的字幅,入口处陈列架上的备用曲目单...

这个年代的音乐会海报上没有精致的人像、虚化的背景和绚丽的特效,仅仅是黑白两色的艺术花纹框饰,和几种不同花样字体的换行排列,但有一种很朴实耐看的古典美。

马车和汽车从这座工业城市的四面八方汇集过来,推车售卖茶水饮料的小贩们,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车辆在广场前方停停走走,跨步下车的一名绅士低头看了一眼怀表上的时间,扶稳礼帽后朝音乐厅方向走去,

进门处的导览大厅萦绕着柔和的香薰,各处物件镀上了一层华贵的玫瑰金色,很多人在检票结束并领取曲目单后,将这里当成了重要的社交场合。

相比于黑白色的单调男性,穿各色晚礼服的淑女们更为光彩夺目,裙摆上的镂空蕾丝、面料上闪光的宝石点缀、裸着光洁肩膀或锁骨的低领、或是一条别样的披肩…她们脸上浮现着优雅而自信的笑容,谈吐间华丽扇子不住扑腾,白皙手腕上的丝绦也跟着晃荡。

人们到得很早,三三两两讨论着乐团、指挥、曲目单及自己听过的演绎版本,也顺带交换着近期上流社会各方面的小道消息,后者即使是中产阶级也乐此不疲,在今晚跨入大厅的一瞬间,他们就获得了更上一阶层的自我认同。

国立音乐厅的演出开始前有两次钟声,半个小时前钟声提示已可以入场,五分钟前的则是提示音乐会即将开始,在第一次钟声响起后,小部分听众陆续开始入场。

“你看,那是文化与传媒部的诺埃尔部长。”二楼的一位穿红色晚礼服的淑女示意同伴看向下面尊客席中间位置的那一排。

“噢,你居然认识这位先生,那他认识你吗?。”同伴说道。

“我还认识他旁边至少两位议员。”红礼服淑女的声调带上了一丝得意,并无视了后一句问题,“他们来得这么齐的场合可不多见,这些人在艺术节期间有太多的事务要处理。”

“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