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军,返回戎羌草原自己的故乡。
短短一年时间,中原百姓将开垦耕地再次向北方推进了二三百里。其实在这个时期,气候条件并非十分适合耕种,北方寒冷且多风雪,按照萧文明的推测,大概是在小冰期的过程当中。
黄河北岸开垦出来的这些土地十分贫瘠,且因为气温的原因,只能做到一年一熟,即便是成熟了,也是做不到丰收的,姑且打几斤粮食勉强糊口而已。
但是百姓求生存谋发展的欲望是最强大的,即便困难重重,他们还是在中原百姓几乎从未踏足过的地方,建立了一番新的事业。
但是这种开垦势必要同戎羌争夺土地和资源。萧文明自己是中原人,在发生矛盾的时候,肯定是要优先保证中原百姓的生存空间的。
因此萧文明非但没有劝止这样的行为,反而动员手下的戎羌俘虏,鼓励他们就地留下,跟着中原百姓学习耕种,改变自己游牧的生活习惯。
愿意留下来的,萧文明还会额外发给良种、工具、耕牛,帮他们建造房屋农舍。
并且待遇也和在此处的中原百姓一样,免除三年的赋税。这一年来,这些戎羌人在中原边缘地带,同中原的百姓打过不少交道,也渐渐理解了中原百姓生存和生产的方式。
萧文明如此优厚的条件开出来,顿时就有不少戎羌人被打动了,约有十分之一的人甘愿留下来,放弃逐水草而居的奔波游牧的生活,开始学习耕种,其实也就是渐渐地融入了中原民族。
留下了一小部分的戎羌牧民之后,大军便继续北上。一望无际的都是无主的草场,因为将近一年来都无人放牧,牧草长了有半人来高了,成了野马、野牛最好的觅食场所,成群结队、往来奔驰。
这种水草丰美的草场,戎羌牧民们一看就羡慕地流下了口水。这里是草原最南方的地区,气温最暖和,相对而言水源也最充足,自然是最好的草场了。
那么重新分配草场的任务,就从这里开始吧!萧文明再次将所有的戎羌人打乱,用近乎随机分配的方式,每隔一定距离,就安置大约一百户牧民,并且同样随机地给他们安排一位部落首领。
将原本戎羌草原上,各个部落分人分群全部打乱,好像是一副扑克牌,被萧文明整整洗了三次了,就是神仙来了也看不出之前是怎样的一种格局。
萧文明这么做,就是要把原有戎羌的势力彻底打散,甚至可以说是人为地建立了一个新的草原游牧民族的局面。
让他们长期都处于一盘散沙,互相竞争、互相内耗的状态。历史的规律不可避免,也难以逆转,或许假以时日之后,草原上又会形成一个统一而强大的民族。
但是被萧文明这样一安排、一搅和,恐怕这个进程就会大大地拉长,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二三百年之内,恐怕都不会出现真实历史上突厥、蒙古,这种在东北亚广袤土地上让人望而生畏的草原帝国了。
萧文明一路行动,一路分配草原,终于在更西北方向上,遇到了传说中的从西域来的入侵者。
萧文明抓住了其中的几个,见他们长得白皮高鼻,一看就是高加索人或者是雅利安人的血统,绝对不是土生土长的亚洲土着。
有道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于这些人,萧文明天生就怀有敌视感,更何况他们是过来同萧文明争夺资源的,并且还是董鸿儒的盟友。
那么同他们就没有什么好多客气的了,不要给他们讲中原
“先礼后兵”的那一套,直接派人将他们从现在的草场上驱逐出去,把原有的生存空间给让出来,萧文明才能将戎羌的人填补进去。
这些行动都不由萧文明亲自出马,而是就交给了他俘虏的那些戎羌牧民。
戎羌的军事力量经过了萧文明近乎毁灭一般的打击,现在已经大打折扣了,甚至不如其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