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做题家(2 / 3)

在南华,这一点是极其公平且公正的。南华绝对不会亏待任何做题家,也不会因为某个人有什么背景,抢走那些做题家们的位置。

和不少人一样,冯浩东也选择了“做题”,尽管刚来南华的时候,他曾受到过很大的冲击,原本以为童生的身份,可以轻松通过“高中学业能力测试”,进入专门学校,在公司谋份待遇好的差事,结果,外语、数学、地理、博物等各种闻所未闻的学识,直接把他打懵了,还好他适应的快,本身就极为聪明了他,只学习了三年通过了高中会考。

做题……冯浩东觉得自己还是很擅长的。其实又有哪一个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不擅长呢?

自从宋代以科举论才,千百年来,华夏的那些治世能臣又有几个人不是通过做题做出来的。

嗯,也就是满清的那些王公大臣们不用做题。靠着他们满清八旗的血统就可以当满臣。

但是在南华这边没有这么一说,所有人都需要做题。

尽管南华的考试非常公平。但是限制条款却非常多。什么年龄了,什么考试的次数了,什么学科门类,都有限制。

在没有做好万全准备的时候,冯浩东还是不敢轻易报考公务员,毕竟,一辈子就五次机会。

但是面对没有统一教材、没有考试纲要,完全就像是一团迷雾似的公务员考试,即便是复习也摸不着头脑,怎么办?

只能一遍遍的看书,尽可能的多看书,尽可能的多刷题。

可总要有个范围吧!

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国际关系、经济管理、公共治理、科学技术……

这些都要学啊!因为涉及到的范围太广,也就不好针对性的进行考试准备了中,只能应学尽学。

而更坑的是每年仅仅只招录区区一两百名公务员!

但报名的却有数千人!

官,谁不想当啊!

正当绝望之际,这一份公务员招录公告让冯浩东看到了希望。

“真是天赐良机啊!原以为这辈子难进仕途了,不曾想这机会就在眼前啊!”

于是乎,冯浩东和袁天喜两人,直接报考了名,报名费足足要二元银元券!

报好了名,缴纳了报名费后,袁天喜感慨道:

“浩东,以前初来南华的时候,总觉得这里到处别扭的很,可实际上呢?要是我留在唐山,即便是靠着科举晋身想谋个一官半职的又能怎么样?不还是要当奴才,见人就磕头,不磕头不当奴才当官,那简直是痴心妄想,但南华这边就不一样了,什么都是新气象,只要有才学,必定会有你用武之地,即便是考不上公务员,不能当官,可咱不也是凭着学识,通过会考,进了专门学校,成了公司的职员嘛。”

“袁兄所言极是,南华确与唐山处处都是不同,而且机会也是很多的。要是此次能够考取公务员,凭袁兄的聪明才智日后定有一番锦绣前程。”

“浩东,谬赞了,眼下还是要先考上这公务员要紧,现在机会难得,可万万不能错过啊!”

袁天喜又说道。

“就是这个土地改革委员会的权责,到现在搞不清楚啊,听说是一个新成立的机构,而且南华招录的公务员也全都是些吏官,不知将来发展的前程如何,实在是让人有点儿无所是从啊!况且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准备,时间实在是太紧了一些!”

时间紧!

时间为什么紧?

因为孙文山那边没有时间耽误啊!

随着阿根廷外省的先后归附,推行土地改革就成为了所有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想要推行改革就必须要有人。

这些人要会西班牙语,要通政务,要知道如何管理地方,所以,必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