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梁海星并没有看刘大可的批示,而是先看文件。文件的内容很简单,调在乡镇基层工作的公务员吴灿到省厅机关工作,并限吴灿五日内报到。
望着眼前的调令,梁海星似乎有些不解,随后又明白了一切,暗叹刘大可神通广大。梁海星又认真揣摩起了刘大可的批示,而刘大可的批示也很简单:请人事处提出安排意见,发挥其特长,人尽其才。梁海星阅后没有表态,告诉内勤,先把文件放到他这里。望着眼前的文件,梁海星陷入了深思。对新调入的公务员安排好其工作,并非什么难事,虽是女同志,但作为年轻同志,短时间不存在职务待遇问题,分配到任何一个处室,都比较受欢迎。可眼前这吴灿却不同了,是刘大可执意调进省厅,而且其用心超过了任何一位公务员。也就越发不敢怠慢,更不敢随意安排。梁海星一直在揣测刘大可的心思。但就目前吴灿的工作看,在内部招待所的确挺合适,但那不是公务员岗位啊,再说,总不能让一个女大学生做一辈子接待服务吧,将来还需要进步啊。一旦离开内部招待所,又很难有与其专业对口的岗位。似乎一项二难推理摆在了梁海星的面前,百思不得其解。梁海星觉得还是应该按照刘大可的批示,先征求一下分管副厅长马顺亮的意见。
与梁海星不同,当梁海星将文件夹呈到马顺亮面前时,马顺亮没有看文件内容,而是先看刘大可的批示。
望着刘大可的批办意见,马顺亮揣摩了好长时间,似乎要吃透,嘴里不停地道:“发挥其特长,人尽其才。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马顺亮的目光不住地望向梁海星。梁海星似乎对马顺亮又有了新认识,自己办文,领导办人。自己尽量想把事情办好,所以自己关注更多的是文件,而领导考虑更多的是上级的心思,尽量符合上级领导的心愿,关注更多的是领导批示,或许这就是自己与厅领导的差距。
也许马顺亮暂时还没有成熟的意见,或是更好的选择,就翻阅起了吴灿的调令。虽与吴灿并不熟悉,但上次参与省检查组的接待,马顺亮对吴灿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也算有了基本的了解,尤其是联想到,刘大可曾费尽心思将吴灿特殊招录为厅机关公务员,已感受到了刘大可对吴灿的特殊态度,更觉得马虎不得。
“吴灿有什特长和才华啊?”望着眼前的文件夹,马顺亮道。起初,梁海星颇为不解,心想:如果知道吴灿有什么特长,还请示你啊。忽然间,梁海星眼前灵光一闪,似乎觉得刘大可的批示里隐含了什么,马顺亮一句不经意的话语,提醒了梁海星,就急忙道:“是不是把特殊招录吴灿的请示找出来看看。”也许梁海星担心马顺亮误会,又解释道:“我印象当中上面有经刘厅长认可的岗位条件……。”
梁海星的话同样使马顺亮茅塞顿开,梁海星尚未说完,马顺亮便催促梁海星赶快把特殊招录的请示找来看看。
不长时间,气喘吁吁的梁海星又走进了马顺亮的办公室,二人共同研究起了当时特殊招录的岗位条件要求。虽然二人都没有说什么,但似乎同时看出了刘大可的心思,于是不约而同地笑了。
岗位目标确定了,梁海星与马顺亮又研究了吴灿拟分配的部门。马顺亮似乎有了意见,但又不便明说,目光不住地望向梁海星。梁海星似乎也犯了难,他理解此时马顺亮的心情,宣传工作设在人事处,而且刘大可的意思已很明确,就是想让吴灿归其直接领导。刘大可没有也不可能直接明说,而自己也只能按刘大可的心意去办理。否则,不仅结果将要依着刘大可,而且自己甚至是马顺亮还要招致刘大可的批评,好听一点是自己悟性慢,重了,是自己故意和刘大可作对。联想到机关曾经的传言,梁海星似乎此时才真正看清了刘大可的心思,刘大可执意要将吴灿招录为公务员,并且有意将其关系落在人事处,为吴灿以后的进步铺好了路,都知道人事处属于要害岗位,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