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附近甄官井中,散发一股异常滋味,众军惊怪,恐怕有毒,没人敢去汲水。孙坚命人下到井内打捞,却是一具宫女装束日渐腐烂的女尸,项下系一锦囊,内装一个用金锁锁着的红色小匣。孙坚令人打开小匣,见里边却是一块玉玺,方圆四寸,旁缺一角,用黄金镶补,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程普认得是传国玉玺:“听人说,张让等作乱,劫持天子出奔北邙,宫中混乱,玉玺丢失。今上天将玉玺赐主公,必至九五之尊。此处不可久留,应速回江东,别图大事。”
次日,孙坚托病向袁绍辞行。不料孙坚军中有一军士是袁绍同乡,连夜到袁绍处告知孙坚藏匿玉玺一事,想借此作为进身之计。袁绍见孙坚前来辞行,遂问玉玺何在?
孙坚推说不知,二人发生争执。袁绍唤出那个军士出来对质,孙坚拔刀欲刺军士,袁绍背后颜良、文丑拔剑出鞘,孙坚背后程普、黄盖、韩当也持刀相向。诸候恐“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均上前规劝。
孙坚借机领程普三人上马,拔寨离开洛阳,返回鲁阳驻扎。袁绍大怒,遂写书一封给荆州刺史刘表,让其路上截杀孙坚,夺回玉玺。
再说曹操率领本部五千人马,追赶董卓至成皋,又得陈留太守张邈派遣部将卫兹领五千兵跟随相助,驱兵向前至荥阳汴水,被董卓大将徐荣拦截。
徐荣曾大败孙坚,斩杀孙坚大将祖茂,异常骁勇。曹操与徐荣两军交战,曹军大败,策马夺路而逃。正行间,坐马中箭卧地,曹操被流矢射伤,几个军士围过来正要刺杀,曹操从弟曹洪纵马驰至,将军士砍倒,下马救起曹操。
曹操说:“敌军将至,贤弟快走,不要管我。”
曹洪说:“天下可无曹洪,不可无君。”说着,硬是把曹操扶坐到自己的战马上,脱去衣甲,赤背拖刀,随马而行。
夜已至深,前面大河阻路,后面追兵渐近,曹操仰天长叹:“吾命休矣!”
曹洪急忙搀扶曹操下马,背着曹操渡水过河。刚到对岸,追兵已到,隔水放箭。曹洪背起曹操,徒步奔逃。曹操用手捂住伤口,感慨说道:“吾能再生,则贤弟之力。”
将至天明,又有一彪军马追杀过来,却是徐荣率军追杀。正慌急间,夏侯惇、夏侯渊引军来救,夹击徐荣。随后曹仁、李典、乐进各引兵寻来,合力杀退徐荣。众将见了曹操,忧喜交集。曹操汴水一战,损伤甚惨,急忙聚集众将及残兵五百余人撤兵返回酸枣(今河南新乡延津北)。
袁绍及诸侯等军驻扎酸枣,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队,观望不前,今见曹操汴水战败返回,袁绍把曹操接入寨中,摆设酒宴,与众诸侯一起为曹操压惊解闷。
曹操责怪诸将未听自己的意见,错过了良机,并再次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伺机围困董卓,大事可定。
关东诸将你看我,我看你,均沉默不语。曹操见诸将不肯听从,不禁哀叹:“今吾等因讨伐奸贼、匡扶社稷而起兵,是大义之举,而诸君畏敌为虎,迟疑不敢进军,使天下失望,吾为汝等感到羞耻!”众诸侯无以应对。
兖州太守刘岱一向与东郡太守桥瑁不和,以向桥瑁借粮不给为由,突入桥瑁军营斩杀桥瑁,让王肱领东郡太守。
公孙瓒对刘、关、张说:“袁绍无能为,各军离心,久必有变。吾等留此无益,不如暂归。”遂拔寨北行。到了平原,公孙瓒令刘备为平原相,自回右北平修养军队。
袁绍与冀州刺史韩馥图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找曹操商议。曹操拒绝说:“董卓残暴,四海皆恨。吾等聚集,兴兵讨贼,天下响应,是因为举大义而行动的缘故。今献帝年幼微弱,被奸臣挟持,没有像昌邑那样改立的嫌隙。一旦改主换帝,天下怎能安定?”
袁绍曾经得到一块玉印,叫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