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曹操收编青州兵,袁术败逃六百里(一)(2 / 3)

实话三国 高木峰" 3292 字 2022-08-31

原因是兵力分散,不宜统一指挥,方被官兵各个击破,当以三十万精锐为前驱,其余作后援,整体向西推进。

徐和不同意二人意见,认为虽有百万之众,能长途跋涉作战的不足四成,余者多是随军家属、当地老弱病残农民,不论分兵还是单军冒进,不但后方粮草供应不济,还会遇到中途诸侯豪强的截杀,毫无胜算,不如固守青兖,缓慢西图。

三个首领意见不一,按三人原来议定,应当占卜。

这时,管亥提出,自己意见与徐和相似,只是没有考虑到诸侯层层截杀及粮草供应,同意徐和意见。

按一服从二,决定固守青兖,缓慢西图。

至此不得不说,这支黄巾起义后期青州黄巾军队伍与当时乃至以前包括官府部队在内的任何军队都有着明显不同,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首先,这支拥有百万队伍的组成人员,既有能征善战将士,也有老弱病残饥民;既有青壮精锐,也有年幼“娃娃兵”;既有官兵家属,也有后方屯田耕地农民。

其次,在战阵战术上不单靠将帅单挑,而是更多地依靠子丑寅卯队列的集体力量,运行有序,进退有方,颠覆了军事上“兵败如山倒”以及“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俗语,仅凭将帅单挑决定胜败,还要千军万马何用?

再者,在决策指挥方式上不是主帅一人定夺,而是群策群力,服从多数意见,分不清多少时,占卜决定。

另外,屯田自耕供应军需也为后世领兵者了经验。

再说兖州刺史刘岱闻知青州黄巾攻破任城,进入东平,意欲派兵迎击。

鲍信已经接到朝廷剿灭青州军诏命,想等曹操率军到来,一起进军,便劝阻刘岱说:“目前贼兵有百万之众,百姓惶恐震惊,士兵毫无斗志,不可抵挡。我看贼人士兵家眷混杂,前后相随,贼军中也没有辎重粮草,只是以掠夺维持生计。不如让部队养精蓄锐,先采取坚守,贼众想战不得,想攻又不能,等其气势低落,然后选拔精锐士卒,击其要害,敌军可破。”

刘岱不听劝阻,坚持出战。

管亥引丙部迎敌。

两军相遇,刘岱部将纵马舞刀前来,管亥跃马挥刀相迎,十数合,一刀将那将斩于马下。

刘岱出马接着厮杀,管亥双手舞刀力战二十多合,拖刀便走,刘岱纵马紧追。

义军丙部前边子丑两队,迅即从中间闪开退路,等刘岱追人阵中又急速合拢,向敌军冲杀。

后边寅卯诸队见刘岱陷入阵中,团团围住,将其斩杀,然后恢复阵列,随子丑两队冲入敌营。

兖州军队败退,正遇司马俱率乙部从后包抄,前后夹击,消灭了兖州军主力。

且说曹操在东郡闻知刘岱战死,急忙聚集众将商议。

部将陈宫说:“刺史刘岱战死,兖州没有主帅,朝廷诏命断绝,我愿意前往兖州,说服州府官吏迎立曹公为兖州牧,然后以资招收天下贤才,这是称雄天下的宏伟大业。”

曹操当然同意,即派陈宫前往兖州。

陈宫立即前往兖州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见了兖州别驾、治中等州府官吏说:“现今天下四分五裂,而刺史刘岱战死,兖州没有了主帅。曹孟德乃旷世之才,现在东郡,若迎立为兖州牧,一定能够安定百姓。”

鲍信及官吏同意,便与州吏万潜等到东郡迎接曹操担任兖州牧。

曹操到兖州后与鲍信商议,认为黄巾军得胜后一定骄傲轻敌,可在寿张(今山东聊城寿张一带)设奇兵迎击敌军。

曹操与鲍信带着骑步兵一千人前往巡察战场。

正当曹操登上一个高山岗与鲍信谋划在何处交战何处设伏时,忽见一支黄巾军从四面将山岗围困。

鲍信死命保护曹操奋力拼杀,怎奈黄巾战士前队不敌后队跟上,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