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咬牙切齿,一切归罪于陶谦,遂留荀彧、程昱领军三万分守鄄城、范县、东阿三县,令夏侯惇、于禁、典韦为先锋,举兵讨伐陶谦,以报杀父之仇。
九江太守边让与陶谦交往甚厚,自引兵五千来救陶谦。
曹操闻听大怒,派夏侯惇领兵截击。
东郡从事陈宫也与陶谦交厚,听说曹操起兵报仇,星夜来见曹操劝阻。
曹操知其来意,意欲不见,又碍于被视为心腹情面,只得请入帐中相见。
陈宫说:“听说明公欲报杀父之仇,举兵征讨徐州,特来劝阻。”
曹操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岂有不报之理?”
陈宫说:“陶谦是个仁人君子,并非好利忘义之辈。徐州粮丰仓实,堂堂一州之牧,与明公并无冤仇,怎能够因为一些家财谋杀令尊?”
曹操说:“吾父在其属地被害,罪责难逃。”
陈宫说:“陶谦闻知令尊前来兖州,便派人护送,足见其结好明公之意。常言,‘冤有头,债有主’,是那张闿见财起意,当为仇人。明公如此兴兵,百姓难免遭受战乱之苦。因一己之仇,使万众遭殃,望明公三思。”
曹操虽觉陈宫所言有理,但却欲罢不能:“公台一直为陶谦说情,难道想背叛我吗?吾一家被害,当摘胆剜心。父仇必报,管不了许多。”
陈宫见劝阻不住,出帐仰叹:“吾还有何面目再见陶恭祖?”遂往陈留投张邈去了。
曹操报仇心切,不听劝阻,举兵征伐徐州,沿途百姓惨遭战乱之苦。匡扶正义拯救百姓之念,竟被一己之仇蒙蔽,此举过矣!正是:欲报父仇燃战火,复遭战乱惹民怨。欲知陶谦能否保定徐州,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