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今山东省阳谷县)两县尚在曹操掌握之中,分别由司马荀彧和寿张令程昱、东郡太守夏侯惇等坚守,形势异常危急。
曹操闻报大惊,因一时之愤,贸然起兵,徐州不能攻拔,兖州又失多地,徒遭民怨,颇觉后悔。
心中知错口不想认,大概是一些帝王将相的通病。曹操万般无奈,才急忙命令撤兵回救兖州。
陶谦闻知曹操撤兵,急忙把孔融、田楷、云长、子龙请入城中,设宴道谢,感谢众人救助徐州之情。
席间,陶谦守着众人,再次以年老多病,二子不才为由,欲把徐州让给刘备。
刘备看看孔融,又看田楷,二人也从旁相劝。
刘备说:“袁绍四世三公,海内所归,不如把徐州让给公路。”
孔融立即反对说:“袁公路老坟枯骨,何足挂齿!今天这事,是天意所赐,机不可失。”
刘备坚执不肯。
陶谦双眼垂泪:“玄德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
刘备说:“曹操虽然退兵,必不甘心。若就此离去,曹操回兵复攻徐州,吾心不安。愿在城外扎营,力助府君防御徐州。”
陶谦说:“如玄德坚不肯从,这附近有一个小城,城名小沛。城池虽小,足可屯军。吾再拨四千兵马,请玄德暂住此城,以保徐州,如何?”
刘备暗喜:“如再推却,着实不恭,玄德领受便是。”
陶谦这才转忧为喜。
席散,孔融、田楷与众人道别,引军自回。
糜竺代陶谦送刘备至城外,说:“现在汉室陵迟,海宇颠覆。徐州殷富,人口百万,刘使君若领徐州,正好树功立业,为何两次相让,却固辞不受?”
刘备说:“陶恭祖经营徐州多年,属吏敬服,百姓拥戴,可谓是德高望重。吾何德何能,何以服众?”
糜竺说:“使君乃汉室宗亲,德广才高,又能礼贤下士,爱民如子,堪当此任。”
刘备说:“初来乍到,谁人知之?”
糜竺说:“这却好办。吾当将使君所作所为通晓士民,人尽知之。”
刘备与糜竺执手告别:“有劳子仲相送,一切拜托。”
糜竺自回城中。
张飞见糜竺去了,问刘备说:“兄长常叹无栖身之地,只能寄人篱下。今有如此机会,又是好意真心相让,何必苦苦推辞?”
刘备说:“孔北海邀我来救徐州,是为了‘义’字,又有田楷在座,要是无端占据,被传扬开去,岂不被天下人说成无义之辈?”
关羽说:“孔融、田楷在座,兄长为何偏偏将徐州推让给袁绍?”
刘备笑说:“吾一提袁公路,孔北海当即反对。若我不在座,又将如何反应?”
关羽说:“兄长当时为何不将徐州推让给孔融、田楷其中一人?”
刘备不语。
张飞说:“想是兄长既想博取仁义名声,又不想徐州落入他人之手吧?”
刘备将脸一扭:“益德休得胡说。吾等且往小沛,以观动静。”
将至小沛,赵云告别,似有恋恋不舍之意。
“子龙与我桃园兄弟有缘,不如兵合一处,就留在这里,不回也罢。”张飞大声呼叫。
关羽说:“公孙瓒乃兄长师兄。借兵时勉强答应,今若留子龙不归,不合情义。”
赵云说:“子龙受常山父老之托,原指望带领募集义勇,投靠明主,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不想公孙瓒自从得了幽州日益骄矜持,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引得民怨沸腾。子龙为这样的人孝效力,何以回见家乡父老?今见陶恭祖经营徐州,属吏敬服,百姓拥戴,可谓是德高望重,遂生明珠暗投之感。若不回去,又恐失了玄德兄与公孙瓒的同窗情谊,真不知何去何从?”
刘备劝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