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 !
沉树人的这几个问题,当然很快就得到了解答。
就算左子雄他们一开始没问,得令之后也会第一时间拷问清楚,无论上什么严刑手段。
“大人,问清楚了:信使说是有好几个,可能有五个,应该是张献忠怕被我们截杀,万一送不到李定国手上,所以多派了几组。
如今我们抓获了两个,杀了一个,应该还有漏网的联系上了李定国。至于为什么现在才到,他们也说不清楚,只说张献忠昨天晚上才派出他们。
末将估计,是不是张献忠一开始也搞不清楚全局战况、所以不敢轻举妄动?还是张献忠在犹豫不决?”
沉树人冷静地听着,听到最后几句时果决地一抬手:“好了,只转述供词部分就可以了,‘你估计’的部分以后别跟供词夹杂在一起说。”
作为现代人,还是前世经常跟谋略术法打交道的人,沉树人很清楚:
证据是证据,推论是推论。谈证据的时候夹杂推论,是会影响判断的。
不是说不要兼听则明,不是说要独断专行。而是各个阶段的思维工作,要清晰分开,用不同的脑回路状态,去分别处理。
沉树人又闭目思索了一会儿,低声自言自语:“看来李定国倒是真有可能晚收到了撤退消息……所以他才抵抗得那么坚决,自以为是在帮他义父顶住北面、争取时间拿下长沙……”
沉树人这么想,其实也很正常,因为沉树人同样没开天眼——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开天眼的人早就知道了,而沉树人至今还不知道,那就是“长沙已经沦陷了”。
没错,不要怀疑,沉树人是真不可能知道这一点。因为他派出去打击敌人补给线的沉练、李愉两营水师,也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只知道流贼至少已经抵达了临湘县,甚至是正在围攻长沙,但不知道长沙城池都已经丢了。
他们只是拦截了一支刘文秀派给张献忠的援军,那些援军中被俘的流贼士兵,也一样不知道前线战况。刘文秀派出他们的时候,他们得到的命令还是“支援大王攻打长沙”。
横跨洞庭湖的整个战场,每一个部分之间,都有一到三天不等的信息时间差,
沉练他们没有俘虏到哪怕一个“已经赶到张献忠身边支援的士兵”,只俘虏到“正在赶去张献忠身边的途中的士兵”,从逻辑上来说就会有这个结果,完全没毛病。
沉树人知道而李定国不知道的信息差,可以帮助沉树人用计。李定国知道而沉树人不知道的信息差,当然也可以帮助李定国用计——这都不是被用计的一方的智商问题,只是纯粹的信息不足。
沉树人思之再三,最后只是提出了一个小疑问:
“还是觉得不对劲……张献忠的信使为什么会被俘呢?他就没想到过、陆路以骑兵送信,安全性不够高么?他为什么不用小船沿着洞庭湖岸边芦苇荡子里送信?那不是神不知鬼不觉?”
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让属下觉得高明,左子雄等人这几天被批评了,也不敢点出,只是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沉树人的笔头幕僚顾炎武,都看不下去了,随口低声提醒:
“学生虽不知兵,却也知道快马送信,能日行数百里,以小舟送信,安全倒是安全,但从临湘到巴陵……怕是要走好几天吧。”
沉树人一愣,也意识到自己有点魔怔了,确实,张献忠也得考虑时间、速度问题,怎么可能为了安全,就用小船从芦苇荡里送信呢。
沉树人自嘲地揉了揉太阳穴:“罢了……可能是我总觉得李定国不是易于之辈,多疑了一点。如此看来,李定国还真有可能就是晚收到了消息,这才死战不退。
不过既然现在他已经收到消息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