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破后,南明朝廷才开始乱发爵位。
那也是因为风雨飘摇,天下都要完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才给江北四镇级别手握重兵的军阀,普发爵位,换取他们忠于南明朝廷。
历史上朱由崧发的那些伯爵,含金量跟崇祯金口玉言亲自发的,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同样的道理,历史上隆武帝给郑成功赐的国姓,含金量跟崇祯此刻金口玉言赐的,也绝不可同日而语。
这次的伯爵,算是踏出了第一步。要不是沉树人太年轻,职官升太快,一年之内不能巡抚总督连升,也不至于拿出伯爵来封赏。
饶是如此,还是有不少御史言官出班奏对,恳切阻挠,说这不合祖制,自嘉靖以来,没有那么轻易因军功封伯爵的。无非是刘宗周、黄道周之流的那群人。
只是崇祯和周延儒、陈新甲都统一了看法,提前内定了,所以这些人的“老成持重之见”也就没能掀起浪来,就这么决定了。
另外,朝议上的赏赐,当然不可能只针对沉树人一人,所以其他参加了河南战役的诸多将领,文官,也都各有升赏。
军功第一的黄得功,也是从崇祯九年开始就当总兵了,已经在总兵位置上干了六年。
本来总兵也已经是正常武官最高的,没法升赏了,这次崇祯给他额外加了讨逆将军号——明朝后期加将军号,主要是从古代的平贼荡寇、讨逆破虏之类杂号将军当中选取。
平贼将军前几年已经给了左良玉,后来左良玉尾大不掉避战获罪,又被拿掉了。但也导致平贼将军这个名号有点臭了,自然不会再另给别人,别人也会嫌弃不吉利。
就算将来要重复利用,也得等过些年头,甚至等到左良玉卸任或者过世,用时间来抚平一切,才不至于不吉利。
而荡寇克虏,分别被刘国能、沉树人占了,所以给黄得功留下的基本没得选,就剩讨逆将军号了。
黄得功加了将军号,其他张名振这些也都有军功,但他们也都是总兵了,军功又没那么卓着,所以升无可升,就只是赏赐金银财物。
至于那些还没到总兵的,倒是普遍可以挑选表现突出的那几个,再挪一挪。比如朱文祯的参将,就可以挪到副将,其他几个张名振手下的水师营守备、都司,也都能再升。
只不过大部分参将以下的,也没必要在朝会上圣旨处置,回头陈新甲私下在兵部处理就行了。
处理完全部武将的升迁后,还有一些涉及文官的。
沉树人麾下的方以智、阎应元等,搞后勤备战,也都有点功劳,但不如上阵杀敌的那么显着。
方以智已经是武昌知府,暂时就没有挪,阎应元级别还很低,只是一府推官,回头周延儒吏部那边处理一下,可以也想办法先挪到同知。
知府级别以上文官有升迁的,仅有沉树人的表哥张煌言——但他不是因为跟李自成的战事,而是因为同期在荆州府、夷陵一带防范张献忠余孽,
并且在孙可望全师撤往川中时,张煌言敏锐地咬住了孙可望部一些贪恋财物、行动拖沓的殿后部队,稍稍歼敌了两千多人,光复了秭归、巫县等地,打通了与秦良玉防区的通道,加起来也算是拿回了一个府的地盘。
这些地方穷归穷,没几个县,可面积还是很大的,从湘西张家界到江北的神农架,整个长江三峡险峻穷地方,光看地图的话收复了好大一块,虽然大部分是无人区和野人区。
于是,周延儒就提前拟了,把张煌言从荆州知府,改为成都知府,并加四川兵备道佥事衔。
这个任命,一来是张煌言自己争气,表现值得此赏。
二来也是为了沉树人麾下的军事力量,未来能直接借调去四川平叛追击张献忠。毕竟把兵力借给自己的表哥,沉树人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