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从这儿突防时,已经不可能彻底阻拦了。
江南岸一个营的明军,隶属龙潭卫,原本驻扎在栖霞山麓的栖霞寺一带,面对清军登陆,明军也一度尝试拒敌于滩头,想仗着地利优势,把刚刚试图上岸的清军杀回水中,
明军的弓弩火铳连番对着江边浅滩扫射,一时间倒也给清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这地方并非传统有渡口的所在,所以清军也没法直接找到码头栈桥上岸,只能是驾着小船强行冲击泥泞的江滩,然后跳进至少齐腰深的江水涉水往岸边走,行动很是缓慢。
四处横飞的流失和铅弹,不时就能收割走几条人命,不一会儿江滩上就丢下了至少数百具鞑子精兵的尸体。那些身着重甲的士兵一旦负伤跌倒,哪怕只是在齐腰深的水里,往往也被铁甲拖累得起不了身,直接倒毙溺死在江水中,或是在混乱中遭到自相践踏。
江心的大船上,多铎借着靠岸前才打起的微弱火光,观察着岸边的进展,脸色很是肃穆,看不出情绪波澜,只是冷冷地催督麾下儿郎加把劲,不要在乎伤亡,一切以站稳脚跟为主。
在清军不计伤亡的登录下,明军很快露出了颓势——清军的登陆线越拉越长,几乎涉及到了附近十几里的江岸。而明军在这里只有一个营,四处堵漏顾此失彼,南京城内的主力部队,又不可能来得那么快。
所以一刻钟之后,明军只是在栖霞寺正面的江滩上,击毙了清军精锐千余人,但还是被左右两翼的清军成功大规模登陆了。
随着清军站稳脚跟两翼包抄围裹上来,明军很快就崩溃了,负责龙潭卫的明军守备只能一咬牙带着士兵们退回栖霞寺,据险而守。
清军尝试了一番,因为天黑难以上山,又被明军守住了栖霞山险要,一阵阵火枪弓弩滚木礌石往下狂砸勐射,清军付出了数百人命后,只好暂时选择对栖霞山围而不攻,只顾接应更多后军登陆。
清军登陆后一个多时辰,这一重要军情,才被龙潭卫守备第一时间派出的告急快马斥候、送到了南京城外。
南京守军夜里看不清情况,并不敢开城门,是放下吊篮把报信斥候吊上城头的,随后立刻送去面见史可法汇报军情。
龙潭卫守备派出的信使也不止这一路,除了向南京城报信外,他还分别派了快马去更上游的采石矶报信,让那里的江防友军郑成功部,也提防清军迂回偷袭渡江。最后一路信使,则是快马去下游的金山寺,告知那里的江防参将郑鸿逵。
清军渡江后两个时辰,上游采石矶的郑成功,和下游金山寺的郑鸿逵,连忙在深夜组织部队登船开拔,从两个方向向着六合县与栖霞山一带合围过来,船只又经过至少几个时辰的航行,到了当天白天午前时分,才算是彻底堵上了缺口。
但这加起来五个多时辰的时间差里,清军偷藏在除河里的那些小船,已经抢运了至少两批人马过江了,
一切比多铎预期的进展还顺利,他几乎把麾下整编两个旗的满人骑兵,和两个整编旗的蒙古骑兵,都运到了长江南岸!还有大约三个汉军旗规模的汉人仆从军。
整个过程中,清军倒也累计付出了数千人的损失——在抢滩登陆战的过程中,伤亡总数控制在了两千人以内,也就一千大几百。
剩下的两三千,则是在被赶来的郑鸿逵、郑成功截击时产生的,主要是江面上一些殿后的船只刚好被逮到了,最后一批清兵被半渡而击,直接杀死在江里,连人带船或击毁、或跳帮接舷战砍杀殆尽,连船俘虏。
数以百计的清军战船,也在郑家叔侄赶到后,被歼灭在江面上。
但相比于这总共加起来不到五千人的伤亡损失,能把那么多精兵主力渡过长江,多铎觉得是完全划算的。
江面上的水战南蛮子占优没关系,现在他已经过了江了,而且大部分红夷大炮都是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