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和线膛狙击枪的士兵,都上了明晃晃的刺刀,穿着明晃晃的胸甲。
事实证明,在巨量的相当于18世纪末水平的火枪面前,尤其是那种一分钟可以装弹五发之多的便捷滑膛枪,或者是每分钟十五发的后装喷子,骑兵就算攻破了城墙,也是绝对不可能取得新的快速突破的。
噶尔丹吞有吞不下,吐又舍不得,就这么在攻破杀虎口城墙后,又死磕勐攻了一日,疯狂地用准噶尔铁骑跟明军堑壕火枪防线撕扯,偶尔还要面对明军后方的炮兵火力覆盖,死伤枕籍惨不忍睹。
一条条堑壕前面的鹿角陷坑,甚至渐渐就被准噶尔骑兵的尸体和战马尸体填满了。虽然明军也不断有死伤,但绝对的优势交换比,和郑成功的亲临督战,让明军士气高昂,死战不退,把准噶尔部拖入这个绞肉机中。
而随着日暮时分,这种绞肉渐渐平息,噶尔丹也只好进退两难先让部队歇息一夜,明日再攻。
殊不知就是这一夜歇息,让他无法带着大部分儿郎回乡了。
因为第二天一早,他就发现李定国绕后包抄了一个大圈的围歼部队,已经从东西两翼迂回到了他侧后,在杀虎口前这处方圆百里的草原上,拉出了一个非常大的松散包围圈。
乍一听说李定国绕后包抄断路,噶尔丹内心还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数十万大军拧成一股杀来,阵营都能至少绵延百里。
对方要包抄他,肯定没法做到把同样多的部队、同一时刻拉到一个点,那肯定会有先来后到,会打成添油战术——那不就成了白给送死么?
而事实也似乎恰恰证明了噶尔丹的这个推演,因为他在派出斥候仔细侦查后,得到回报说:李定国第一批赶到战场的包抄部队,大约只有四万多人的规模,东西两翼各自只有两万多。
或许明军后队还有更多的包抄援军,但显然明军无法给十万数量级以上的大军都装备一人数马快速急行军绕后。后续的明军援军机动力肯定会略差一些,会脱节。
如此一来,只要自己够果断,岂不是能对明军打出各个击破,把杀虎口剩下这一万多明军守军残敌、加上李定国先送上来白给的四万骑兵吞掉?
噶尔丹立刻果断地调整了战术,反正他兵力多,杀虎口攻关也用不了太多人,就留一些部队轮战消耗即可。
而噶尔丹本人,立刻传檄各部集结,在短短几个时辰内,通知到了十几万近二十万铁骑大军,专门分头迎击李定国的拦截骑兵。
噶尔丹想得很好:我每一路将近十万人打你李定国两万,还不手到擒来?
就算你李定国还有后军,再过一两天能赶到战场,但一两天后你这左右两路各两万的先锋已经被我吃掉全歼了,再来一批还是送,那就打成添油战术了。
在无线电没有发明之前,外线作战分进合击的一方,永远要承担这种“所有参战部队无法同一时间点赶到战场”的劣势。
这一点早在三十几年前、大明四路十几万骑兵分进合击灭豪格的最后一战时,就证明过了。只是当年朱文祯、李愉这些人拖住了豪格,拖到友军到位合围也没败。而今天也是这种情况的重演。
噶尔丹和李定国很快进入了蜂拥的正面硬撼血腥厮杀中。而李定国也立刻以新式火枪骑兵,教会了噶尔丹“即使你买了罗刹国的最新式火枪,你的火枪骑兵跟大明的火枪骑兵,依然不是一回事”。
……
在此前使用小规模火枪轻骑兵、一人多马骚扰时,李定国是能给属下配备一人双枪、狙喷配合的。
但现在动辄出动四万多骑兵,也就做不到那么高配了,所以今日之战,明军骑兵主力还是一人一枪,要么拿狙,要么拿喷,二选一。
两军即将接触时,李定国立刻指挥拿狙的明军龙骑兵下马列阵,摆出狭长的火枪阵列,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