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当权,他们都按照自己的规则,治理好家族事务,处理好跟邻里关系。
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起着忠节义孝的表率作用。所以在宋元明三朝都受到朝廷的旌表。
这是一个,从南宋就开始存在的世家。
可以说是仅存的千年世家了,在江南,甚至说整个文人圈子里,那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蒙元清洗下,还能存活的大世家,其中生存之道,极为精深。
可在遇到这个学堂问题的时候,他们还是参与了进来。
在很多人眼中,看似不以为意的学堂问题,实则是一场千年未有之大变,如科举的出现,将会彻底的改变社会阶层。
有眼光的人,总是不差的。
所以他们还阻止。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是洪武年间,换了任何一个年代,哪怕是朱棣永乐期间,都没有完成的可能。
也只有洪武大帝朱元璋,才会让这些家族之人,这般忌惮。
因为一旦朱元璋铁了心的贯彻下去,没有人可以阻止,没有人胆敢阻止。
陛下那人,那是真的敢杀啊!
遍数天下读书人,约莫不过百万之数,这其中甚至包括没有任何功名在身的。
依照陛下那脾性。
真要来一场文武之变。
怕是屠个三十万读书人,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这就是朱元璋的威慑力。
无人不怕,无人不惧。
“郑老,此事还许你来说个章程,咱们这些人一盘散沙,琢磨了许久,也没个良策。”
一富态老头,作揖恭敬说道。
被称呼被郑老的那人,看似干瘦,弱不禁风,但眼神没有丝毫老人的浑浊,反而精光闪烁。
“老夫既然今日过来了,那便就简单说上两句。”
郑老开始讲述,众人洗耳恭听。
“太孙殿下的想法,当然是好的,陛下的想法,自然也是好的,这样的事情,虽说得罪了大家,但究其根本,还是为了咱们大明。”
这番话要是别人说出来,早就被众人围攻了,但郑老说出来,无人反驳,静心等待。
郑老继续道:“然如今大明天下,外患不断,朝堂兴兵倭国,辽东奴儿干又有肥沃黑土,时局变化,瞬息万化,更有陕西反贼,声势滔天。”
“只能说这些法子,在这个时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大伙也都清楚明白,这番事情下来,整个大明,都会有动荡不安之势,如今距前元覆灭,不到三十年,何以兴这虎狼之事。”
一番话说开,所有人精神状态完全不同。
现在大家反对太孙开办的学堂,但一直没有个具体名义。
总不能扯起大旗说,太孙你这触及到了咱们的根基,不能让那些底层百姓读书识字吧。
这番说话,于理不合。
所以文人欠缺的,一直就是一个大义的名头。
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习惯了站在光里。
这也是为什么在太孙定下京师学堂后,虽有反抗,但意义不是很大。
除了动用关系,让那些文人们撤走,就没其他举动了。
连官员在朝堂上,都不敢开口。
开口那人,即使被陛下直接问斩,也落不下个好名声。
学堂根本不愁没老师,因为多的是连饭都吃不起的读书人。
且因为除名的关系,已经没有人敢撤离学堂了。
现在有了这番说辞。
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或许有人觉得,这番说辞,并不是直接阻止,而是拖。
拖个几年后,不是还得办吗?
假若有人提出这个话题,那么他就没资格在这后院中。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