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口风很紧,很多事务基本上都是浅谈即止,并没有要深入的意思。
狄玉森知道,自己若不是拿点关键问题出来,怕是今天又要白跑一趟了。
他今日特地来找刘仁祥,自然是有其原因的,便就说道:“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刘主事好像是洪武四年的举人吧。”
“真是可惜,那一年的会试被陛下取消了,不然以刘主事的才学,搏个贡士的名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这话无疑是揭开了刘仁祥的伤疤。
元朝将首都定在了北方,导致了南北发展的差异,这一切辗转于朱元章手上后,差异更是明显。
北方有才能的人士几乎没接触过科举制常考的八股之类的内容,而南方有志之士对于政治又没有实际的经验,便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通过科举制选拔上来的官员没有替朱元章分忧的经验,空有一腹经纶诗书。
除此之外,朱元章建立明朝后想要立马让国家稳定下来,面对国内有权有势的地主阶级,朱元章首先要做的便是与他们打好关系。
严苛的科举考试对于想要世代为官的贵族阶级来说难度较大,而通过举荐的方式入仕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因此朱元章便暂停了科举考试,想在逐渐恢复生产生活后再做打算。
这也就导致了刘仁祥的怀才不遇。
明明自己一路连胜,眼看就要通过会试,抵达殿试后为官,却在这个时候给取消了。
举人的功名,并不能支撑他得到一个官职,仕途的路子,都被那些达官贵人给垄断了。
刘仁祥出身寒门,家境落魄,便就没了出路。
听到狄玉森的问话,刘仁祥似乎又回到了当年那个落魄的时候。
“往事不堪回首,让狄县丞见笑了。”刘仁祥声音有些低沉的说道。
狄玉森一直紧紧看着刘仁祥的神情,见此如若随口问道:“我听人说,后来刘主事去拜见了胡惟庸,这才以举人的身份,补了个官职。”
“不知道这件事情,是确有其事,还是空穴来风呢。”
听得这话,刘仁祥立即转头,狠狠的盯着狄玉森,足足看了半晌。
而狄玉森也毫不示弱,强硬的对视着。
最后刘仁祥深深叹息,说道:“想来今日狄县丞是定然要听一个结果了,没想到过去了二十年的事情,到今天还会有人提起。”
“不过狄县丞有一点说错了,我当时并非是去找胡..胡惟庸求官。”
“当时胡惟庸并非是丞相,拜中书省参知政事,我去找他,是想拜师。”
狄玉森不由问道:“他收你为徒了?”
刘仁祥摇头苦笑道:“若是收我为徒,你觉得今天我还能站在这里与你说话吗。”
狄玉森略微有些尴尬。
虽然没有什么诛胡惟庸十族的说法,但是其朋党,学生,几乎全部都遭到了牵连。
刘仁祥能够在现在担任吏部主事,自然不会跟其有什么关联。
气氛稍微尴尬了一下后,刘仁祥主动说道:“当时胡惟庸直接把我赶出了府邸,并且当场羞辱于我。”
“是以我不甘心,便就继续潜心苦读。”
“终于,在洪武十三年正月,其犯下谋逆大罪被陛下亲赐处死,也是那一年,待胡惟庸死后,我便终是入了仕途。”
听着刘仁祥的解释,狄玉森这才重重点头,并且起身鞠躬作揖到:“方才多有得罪,还请刘主事勿要怪罪。”
刘仁祥声音略带低沉,似乎还沉浸在回忆里没有出来,听到狄玉森的话后,便道;“无事,只是过去了这么多年,没想到还会有人记得我。”
“想来狄县丞还未就膳吧,不若一起?”
狄玉森知道这是下逐客令了,他当然不会自讨没趣,便道:“谢过刘主事好意,不过贱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