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亲王,叶昭喝的晕乎乎的,本想回衙门坐一会儿就走,却不想一道折子递进来,令叶昭醉意全消。
宁国府发生截米案,乡民上千人设水卡,将一家粮商从广东运来的数百担精米粗米截停,实际上,这是半个月前发生的事,现今却是越闹越大,宁国府知府高之厚支持乡民,将过境之米勒起封贮,不给价,不放行。
米商不忿,上告到苏皖巡抚衙门,而支持乡民的宁国府乡耆士绅粮户牙行铺户也纠集数百人联名上告,说是民食不济、万户啼饥。言道过往粮商“诈扰奸商、视为利薮”,就是说其坐地起价,不肯救民汤火,为了蝇头利囤货积奇,视千千万万人命于不顾云云。
这些乡耆士绅更不是逐级上告,甚至禀帖通过贡生送到了农务部,这场官司也越闹越大。
实际上双方这场官司再怎么闹也闹不到摄政王面前,递到叶昭案头的折子是内务府送来的,若不然,叶昭可真蒙在鼓里呢。
看着折子里极为详尽的调查,这案子可拖了半个月了,仍未有个了局。
看着折子,叶昭就微微皱起了眉头,实际上,从后世理论,这就是一桩典型的王朝社会阻碍商品流通的案例。
现今社会,家族、宗族、乡族实则是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其代表的士绅,对地方事务干预的力度极强,比如这皖北、苏北一地,聚族而居极为普通,一乡数千百户大都一姓,其它极少极少的异姓完全是外人一般,县一级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力就完全依赖乡间宗族体系。
有人说,夫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这个巨室指的就是宗族乡族的乡耆士绅。
虽然太平军将苏皖一带的这种宗族关系冲击的七零八落,但显然,只是极短的时间,有些地区已经渐渐恢复元气,宁国一带的士绅,能组织上千人截停粮船,宁国府知府更为之力撑,可见宗族势力之强大。
现今南朝正在完善的乡公所制度,就是希望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真正渗入到乡村,现今看,委实任重道远。
不过叶昭并不想怎么干预这个案子,如果孙博正这点事都处理不好,那只能说自己识人不明,用人都不会,还妄想变革?
下午时节,叶昭又发电报给第三镇韩进春部,令其进入贵州境内,对四川这个粮仓,叶昭可是觊觎已久,就算与北朝和约议定,却也看能不能想法子将其侵吞,比如四川总督曾望颜,叶昭就很是写了几封信过去。
现今南朝虽大力气鼓励工商,但农业为立国之本,叶昭又岂会不重视?人口的激增,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成为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
现今来说,两湖、安徽、江西、四川是全国粮食命脉,商品粮大多出自这几省。
而现今南国,更花大力气兴修水利,在广东,以堤围为主,就是筑堤防水以作耕垦的一种形式,在江西、湖南,则推动圩田建设,即围水为田、同时又有一套良好灌溉系统的旱涝保收田。
除此之外,农业部各个粮食经济作物等试点试验田、种子培育基地等等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可叶昭,最关心的自然是化肥生产,若不能提高粮食亩产,遇到大灾之年,怕饿殍遍地、盗贼蜂起的局面又要在南国上演。
其实现在在欧洲,磷肥、钾肥、氮肥都已经出现,只是如何实现大规模量产一直没人能解决。
但叶昭是谁?再往后推五十年,那也是化学界的泰斗人物,化肥生产更是他当年曾经参与的研究项目之一,只是现今条件实在受限,一时也没有办法,现在桑切斯鼓捣出了半吊子发电机,叶昭可不由得又心动了。
他早已经将量化生产氮肥的原理、化学反应公式以及详细的生产过程写给了那几名牵头进行化肥研究的学者。
实际上,氮肥是就透过氮气及氢气产生氨气,使得大气中的氮等以氨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