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上,寇季和种世衡并肩而立。
种世衡瞧着外紧内乱的青塘军营,沉吟道:“角厮罗死了?”
寇季翻了个白眼,“你在跟我讲笑话?”
种世衡指了指青塘军营,“好几日也没见动静,军营里又外紧内乱,分明是统帅死了以后才会出现的征兆。”
寇季缓缓摇头道:“角厮罗身强力壮的,哪有那么容易死。他要是真死了,城外的青塘兵恐怕早就退了。”
种世衡疑问道:“那你,青塘军营里为何会出现外紧内乱这种征兆。”
寇季淡然一笑,“我所料地不差的话,应该是阳关的战事有结果了,所以青塘军营里才会出现外紧内乱的景象。
外紧,是因为他们防着有人逃跑。
内乱,明他们人人自危。”
种世衡一愣,略微瞪起了眼,“元山部真是自己人?!”
寇季话到了这个份上,种世衡自然明白了怎么回事。
如果角厮罗没有死,青塘军营里又出现外紧内乱的景象,那就明青塘军营里出现的叛徒。
而角厮罗一时半刻查不出叛徒,却有泄露的风声出去,所以青塘军营内才会乱糟糟的。
寇季瞥了种世衡一眼,淡然笑道:“若仅仅是元山部是自己人的话,青塘军营至于这么乱吗?要知道,元山部的兵马,如何可没有在青塘军营里。”
种世衡愕然的瞪起眼,惊叫道:“青塘自己人也叛了?”
寇季没好气的道:“什么叫也叛了,那叫弃暗投明。”
不等种世衡再次开口,寇季就继续道:“此前角厮罗派遣兵马攻打玉门关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了一下,青塘的兵马中并没有阿克鲁伊部勇士。
那就明角厮罗派去阳关的人,应该是元山部和阿克鲁伊部。
阿克鲁伊部的首领克鲁伊,就是我们的人。”
种世衡一脸难以置信的道:“阿克鲁伊部可是一支十分古老的吐蕃大族,你是怎么策反他们的?”
寇季淡然笑道:“可不是我策反他们的。而是角厮罗自己逼反他们的。”
见种世衡一脸不解。
寇季笑着解释道:“角厮罗此前收拢吐蕃各大族的时候,下手过于狠辣。吐蕃三十七个部族中,二十多个部族的头人就被他砍了脑袋。
其他吐蕃大族的头人自然人心惶惶。
就在他们苦无对策的时候。
我跟官家商量了一下,在西宁州开设了一家一字交子铺。
同时退出了存一百万贯,送汴京城户籍的策略。
并且派人游走于那些吐蕃大族的头人之间,将此事告知给了他们。
他们在得知了此事以后,就将族内的大部分积蓄,暗中送到了一字交子铺内存储。
一字交子铺给他们出具的汴京城的户籍。
他们将族中最看重的子嗣,悄悄的送到了汴京城。
官家见他们又送钱财、又送质子的,觉得他们是可造之才。
就秘密的前往了西宁州,见了他们一面,并且许诺了一定的好处。”
种世衡听完了寇季一席话,不知道什么好了。
角厮罗在青塘境内铲除异己的时候,寇季和赵祯两个不知羞的在旁边挖墙脚。
以大宋表现出来的强大,庇佑那些被角厮罗逼的无路可走的人,还不是轻而易举。
这种墙角还不是一挖一个准。
青塘人不像是宋人,没有太多家国情怀。
他们在投靠大宋的时候,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
从大宋立国至今,从青塘、西夏、辽国叛逃的部族,多不胜数。
每年总有那么几百帐的人逃出青塘、西夏、辽国,依附我大宋麾下,成为大宋的百姓。
所以那些被角厮罗逼的走投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