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进京赶考(3 / 6)

也不气馁,而后举了不少次,但终究没能赢过。

赢得第一个彩头的,是一位穿着淡紫色锦裙的女子,她梳着倾髻,发鬓之中插着两只金蝴蝶发钗,一柄银闪闪的梳篦插在发间,她手里执着一柄祥云团扇,半遮着脸,端庄的冲沈蓉行了个礼,又转身同身后的众人行礼。

沈蓉笑着往边上挪了一步“恭喜这位姐姐,姐姐喜欢什么,便挑上一件吧。”

那几个妆奁内摆的东西各不相同,但各个都流光潋滟,看着便不似凡品。

那女子看了两眼,十指纤纤点了点身前的,声如环佩道“便这个吧。”

那妆奁里是一对景泰蓝手镯,做工精致,她身侧的丫鬟屈身上前,接过了丫鬟递来的妆奁,道了声谢。

那女子正打算退后离开,便被沈蓉叫住“姐姐请慢!姐姐方才做出的下联,蓉儿觉得十分精彩,敢问姐姐是哪家的小姐?”

她撩起嘴角,面容和煦的像一朵芙蓉花,“小女姓罗,名婉君,家父是当朝太傅、罗广行罗大人。”

站在沈若华身侧的杨清音大悟,惊讶道“原来她就是罗家那个赫赫有名的才女啊!”

沈若华敛住眸中的晦涩,看了一眼杨清音,杨清音顺势同她解释说“罗太傅是外祖父的旧友,为人不苟言笑,却独独最宠女儿罗婉君。罗家小姐之前在太后娘娘寿诞,献给娘娘一首藏头诗以作心意,又奏了一曲她自己所写的贺寿琴谱,在京内传的沸沸扬扬。罗小姐的文采,在你我这些贵女之中,排的上第一呢!”

杨清音说着,又轻叹了声“只是她身子不大好,平日不常出门,她今年十八了,因为身子的缘故迟迟未许配人家,我只听说过她的名字,却没见过她。”

沈若华看着不远处身量纤纤,浑身都透露着端庄和温婉的女子,嘴唇动了动“的确是名不虚传。”

比试还在继续,沈若华二人却没了兴致,一同走出内室,往甲板而去。

画舫已经行至两座山峦之间,两旁的山岩陡峭,夹缝中却长着几颗绿树,如翡翠点缀着光秃秃的山头。

水面是青绿色,隐约能看见在水底游动的鱼群,绿水青山之景,她们这些闺门女子,倒是很少见到。

沈若华还好,杨清音显得有些生趣,趴在那朱漆栏杆上,衣袖撩上去了些,露出白藕似的臂。

她脸上带着笑,问一旁的侍女“船上可有喂鱼的东西吗?”

那侍女愣了愣,说“回小姐,咱们这画舫得一直走,就算小姐撒了下去,也不一定瞧得见鱼群吃呢。”

“无碍,我就撒下去试试,若是有的话,你便快去替我找找。”杨清音吩咐后,那侍女才应了声是,转身离开。

杨清音百无聊赖的等了片刻,蓦地听见了什么,耳尖微微一动。

沈若华也颦眉转了身,四下环顾。

杨清音站直了身子,“华儿,你也听见了是不是?”

沈若华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好像有人呼救。”

“听声音好像是从前边儿传来的,人还不少,得快点过去!”杨清音提着裙摆跑进了画舫之中。

“沈二姑娘!不好了!你快让船家快一些,我方才在甲板那儿,与华儿听见了呼救之声!”

性命攸关之际,杨清音也顾不得什么矜持与否,她见挤不进那些贵女之中,只好拔高了嗓音冲沈蓉呼喊。

她这话一出,那些沉浸在赢彩头中的女子们才回过神来。

她们有些惊讶,七嘴八舌的问“真的吗?真的有呼救声?”

“这山林之间,又是通官船的长河,怎么会有呼救之声呢?杨小姐不会是听错了吧?”

“是啊,若真有百姓擅自行进这长河,结果出了事,那和我们有什么干系。”

“百姓的命也是人命啊。”

“不管是不是听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