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五章 祸水东引(2 / 4)

皇帝眯了眯眸,开口道“你认罪认的倒是洒脱,你以为你爽快的认罪,朕就能饶你一命?”

“草民并未做此想法,草民在大理寺监牢待了一夜,已经把一切想通,是草民做了亏心事,不仅害了明淮,更险些害了参加会试的举子,草民万死难辞其咎。”沈城在大殿上泣不成声,“草民愿写一份血书,求天下举子原谅,请陛下恩准!”

站在百官前的几个皇子眼睛一转,各有所思。

公孙荀本是十分抑郁,他对沈城抛出橄榄枝,为得就是他在外的才子名声,可他居然是个资质平平的读书人,这大大减损了公孙荀对他的重用之心,他本想放任沈城死活,可他如今此举,倒是让公孙荀有几分吃惊。

他背在身后的手松了又攥,本是不经意的举动,一个大臣会意的垂下头,在皇帝还未开口时站了出去。

“陛下,老臣请陛下,对此二人,从轻发落。”他垂首,不卑不亢道。

皇上见他走出来求情,不禁有些讶异“阁老何出此言?”

内阁大学士邓石是老臣,如今已经是六十多岁的高龄,皇上是太子时受过他的照拂,在朝堂上对他也留有几分薄面。

只是他想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次倒是第一次站出来替人求情,何况还是个会试作弊,德行有亏的举人。

邓石看着皇帝,说道“沈城固然是违背了律法,可是他已有悔过之心,这自省血书,旁人是写不得的,陛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至于明淮,他虽犯了一时的糊涂,可他之前所写的策论,足以看出明淮才气斐然,陛下,我东岳,尚且需要这样的人才,所以老臣,请陛下从轻发落。”

邓石此话一出,文官走出不少人替二人求情。

“放任一个,日后会试若有举子效仿,那究竟是罚还是不罚!”杨太师屏住一口气,正气凛然的说道。

霍孤身子动了动;“皇上,年年会试作弊的举人,皆没有轻饶的道理,且往年作弊的举人,有悔改之心的多了去,若是日后再有作弊的学子,以悔改为名请陛下轻饶,那这会试的规矩,还哪有存在的道理?”

两派各执一词,皇上斟酌了片刻,取了个折中的法子。

沈城和明淮各挨五十个板子,取消沈城科举的资格,并写血书一封张贴于皇城之前,以儆效尤。

早朝结束,沈戚独自一人回到了沈府,杨氏在正堂候着,问了他陛下对沈城的处置,颇有些感慨“陛下不曾连坐沈家就好,这处罚,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什么意料之中!”老夫人领着梁嬷嬷从门外踏入“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城儿是京中才子,陛下难道不惜才吗!皇上取消了城儿的科举资格,那东岳岂不是又要少一位贤臣!”

沈若华笑容有些讽刺“祖母还不知道,二哥这些年的策论,都是出于他同窗之手吗?”

老夫人脸上愤怒的表情一顿,她张了张嘴,震惊的看着沈若华“你你你,你说什么!”

杨氏给了梁嬷嬷一个眼神,示意她搀好老夫人,好脾气的重复道“沈城往日的策论,都是被他哄骗的同窗帮他所写,都不是出于他手,陛下已经查明,才取消了他的会试资格。”

老夫人踉跄了几步,险些跌倒在地,她扶着门槛,眼底腾上一股绝望之色“怎会如此……原来那个逆子,一直在骗老身和老大!”老夫人狠狠敲着手中的拐杖“果然是庶子!出身低下,都不是好东西!那个混账!让老身和老大丢尽了脸面!他人呢!”

沈戚淡淡道“还在宫内行刑,怕很快就会被父亲领回来了。”

“领回来?还领回来做什么!让别人看沈家的笑话吗!”老夫人满脸通红,她话音刚落,身边便跑进来一个小厮,他狼狈的跪在堂中,满身都是菜叶和蛋清。

杨氏一惊“这是怎么了?”

“夫人,老夫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