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心里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她生怕霍孤寻不到称心的夫人,这几个月相看这个相看那个,给自己累的都觉得没了意思,这日后若他终身不娶,自己怕也就放弃了,但如今瞧见点苗头,太后却是十分喜悦的。
她斟酌了片刻,笑道“你让哀家转达当然可以,但哀家转达了,不就没什么诚意了,即便怀瑾这孩子不是心眼多的,兴许不在意这些,但他帮了若华你多次了,你也该亲自去和他道一声谢。”
沈若华长睫轻颤,眼底的神色有些复杂,“臣女明白了。”
未时前后,沈若华同太后告辞离开了皇宫,安怡出去送的人,太后喜滋滋的跪在佛堂,给佛祖上了一炷香。
安怡回来时,见太后跪在蒲垫上念念有词,耷拉了多日的脸上布满了喜悦的红云,也与有荣焉的笑了起来,走到太后身旁,低声说道“娘娘,县主已经出宫了。”
太后睁开眼睛,眼中都冒着光,她搭着安怡的手起身,诶了声说“安怡,你看,她平日从不找哀家帮忙,之前和怀瑾练琴时,还对哀家有些抵触,现如今她倒也对哀家敞开了些心扉。哀家瞧着,哀家盼了这么多年的儿媳妇,怕是很快就要有着落了!”
太后双手合十一拍掌,“哀家得去看看黄历,等他二人修成正果,哀家就去找皇帝赐婚。”
安怡搀着太后坐下,见她这么兴奋,颇有些无奈的开口“娘娘这么喜欢沈姑娘啊,她方才也算是利用娘娘了,若换作旁人,娘娘怕怎么也不肯出这个头的,娘娘这是爱屋及乌?”
太后笑着看了过去“爱屋及乌自然有,但哀家和她相处的多了,便也觉得沈若华此人的确不错,虽然手段果决,但心肠不坏,杨家是几代的忠臣,她也传了杨老太师的性子,当真叫哀家讨厌不起来。”
安怡脸上的笑容垮了下去,她双唇抿成一条直线,道“但……王爷,似是对杨家,没有什么好感。”
太后眼底的光渐渐退去,她攥了攥冰凉的佛珠,心里的热火渐渐冷却了下去,“若真有那一日,哀家会劝着他的,哀家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
他想做皇帝可以,但若是做,定要做一个明君,若是成了如今皇帝这副姿态,这个皇帝还不如不做!
这么一想,太后心里的那点儿的欢欣也散了,她阖眸站起身,往寝殿内走去“哀家想歇息了,退下吧。”
安怡低低叹了一口气,欠身“是。”
…
…
彼时,沈若华已经上了回府的轿子。
她放松身子依靠在软榻上,手中托着一串翡翠佛珠,看的有些出神。
这东西是方才临行前,太后赠予她的东西。
沈若华低低叹了口气,许是她平日很少做这样的事,今天这事结束,她倒真有点良心不安。
太后帮她也许是存有私心,但她对自己的态度是真真切切的好,不像前世的皇后那般存在目的。
沈若华觉得心里的防线一点点的软化,她攥了攥手中的佛珠,眼底的神色温柔了些许。
等一切结束,若他和她关系依旧如初,那替自己寻一门好归宿,兴许不是什么坏事。
轿子在沈府停下,沈若华搭着芙蕖的手迈进府内,奔波了一上午,她有些疲累,正打算回院休息。
环廊不远,沈蓉漫步走进,笑容微妙的和她行了个礼,“给长姐请安。”
沈若华停下步子,不冷不热的对上她的眼,“起来吧。”她淡淡道。
沈蓉直起身子,环顾四周,上前一步,笑道“真有长姐的,这京内受数不尽的闺门小姐中意的九王爷,竟这般就看上了长姐,可见长姐手段之高明,若是长姐能嫁进荣王府,那日后也是享不尽的富贵,大伯母也能安心了。”
沈若华眼里没有半分波动,好似在看一个死物,站在她身旁的芙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