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五章 放长线钓大鱼(3 / 5)

了太子,陛下仍找不到继位的贤能,倒不如试探一把,成或不成,都毫无损失。”

此话若是任由别的官员说了,怕东岳帝听到第一句,便会将他拖出去砍了,但杨太师是他的老师,即便他上位后极为忌惮杨家,但他心里明白,杨太师是忠于他的,在杨家的子孙没有成长起来之前,他暂时还不想动杨家。

况且杨太师此话的确有道理,东岳帝彼时忌惮的,不就是太子联合皇后的母家造反?他已经利用教女无方的缘由禁足了楚国公,只要试探出太子并无造反的意思,此事才能告一段落,否则这个心结压在心底,东岳帝始终无法安稳的放太子出来。

三日后,皇帝的圣旨到了侍郎府,接旨的是沈正平和沈戚,二人作为钦差,随同太子一道前往。

圣旨上书三日后从城门口出发,沈戚领了圣旨后,转身便去了沈若华的惊蛰楼。

二人屏退了侍从,面对面坐在软榻之上,沈戚将前往宁城赈灾的钦差人选告知了沈若华,得了她会心一笑,“果然如此,与我所料不差。哥哥可知,随行的人中可否派遣了二舅舅?”

“他在金銮殿内得罪了陛下,本不允前往,是太子求情,皇帝才应允。”沈戚答道。

沈若华端起桌上的茶抿了一口。

她知道,沈戚在等她的解释,沈若华沈默了半晌,开口说道“我怀疑,太子要杀二舅舅。”

沈戚瞳孔微缩,吐出二字“根据?”

“没有根据,直觉罢了。”沈若华盈盈一笑,“二舅害得他在金銮殿颜面扫地,皇帝又因为他将二舅拒之门外为由,将他禁足太子府,在百姓之中丧失了威望。自从皇帝登基,他成为太子,不少和舅舅发生冲突。他刚刚坐上太子之位时,行事嚣张,曾在西下体察民情时,抢了一个貌美的村姑回来,此事被二舅得知,禀告了皇帝。”

“太子因此被皇帝禁足,足足三个月才得以出府,自那以后,二舅曾在杨府遇刺,哥哥不觉得,这时间太过巧合?且这样的事发生不止一两次,舅舅的性格你清楚,太子如此小肚鸡肠,早晚有一日,他会对舅舅动手。”

“我以为,自上次的事以后,太子对舅舅的容忍程度达到了顶峰。之前他不杀舅舅,是因为舅舅于他还有用处,但现在他根基已稳,有国公府、丞相、以及杨家的支持,他无需再忍耐二舅。”沈若华舒了一口气,微微一笑

“当然,我也只是猜测,并认为此次宁城一行,是太子对舅舅动手的最好时机,毕竟水患,冲走一两个钦差,不是什么少见的事。”

“那你怎知,太子会作为钦差前往?”沈戚捻了捻指腹,眼底划过一抹赞赏。

“若是稳定了国难,便声名远扬,这对他是天大的诱惑,他必须前往,以圆他现在破损的名声!”沈若华屈身上前,目光灼灼“他得知有人想出救灾之策,定会想法子当这个赈灾的钦差,他找了舅舅,便是最好的解释!”

沈戚与她对视,当真是心服口服,眼底神色如月光般柔和,他感慨的叹了一口气“只可惜妹妹是女儿身,若为男子,当是鼎立朝堂之人,我当真是自愧不如。”

沈若华低低一笑,心中暗想,谁言女子便不能立足朝堂?

“我已把推测告知哥哥,宁城的事,便劳哥哥多费心了。”

沈戚蹙了蹙眉,凝神片刻,开口说道“太子心胸狭窄,不堪大任,既然有要诛杀二舅的意思,早有一日也不会放过杨家,但麻烦的是,二舅的性子。”沈戚长叹一声“他不惜惹怒皇帝,也要替太子求情,让他放弃辅佐太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劝成的。”

“那便不劝。”沈若华冷下脸,她此生最痛恨的便是愚忠之人,她断不能让杨二老爷断送了杨家。

“哥哥只稍让他看出太子的真面目,至于他如何选择,待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