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道。
“娘你放心,我有法子。”沈若华缓缓一笑。
…
…
转眼便到二月末了。
沈府红绸高挂,入门即可见影壁上垂挂着一个大大的寿字。
沈府前的宾客络绎不绝,一箱又一箱的贺寿礼摞了好几层,下人都来不及搬进府库,堆了不少在前院。
沈老夫人穿着红色金纹的寿衣,额上绑着红色抹额,欢喜的连眼角眉梢的褶皱都看不见了。
她可少有这样光鲜的时候,单看这六十大寿的来宾便可见她地位之高,即便知晓人家是冲着杨家和沈正平来的,沈老夫人心里头也高兴,站在沈府前接待宾客,直到站不住了,才跟着孙子孙子回了前院堂中。
筵席摆在前院之中,细数下来好几十桌的酒席,并未入席前,宾客便在暂设的地方歇脚聊天。
杨府的人也过来祝寿,和沈老夫人见了一面便离开了,杨老夫人拉着杨氏领她在沈府走动,杨太师和杨景恒遇见几个朝堂之中的朋友,也不知去向了。
杨清音拉着沈若华在沈府的亭子里坐下,二人聊了没几句,不远来了个女子,身姿款款拾级而上。
“小女明珠,给两位姐姐见好。”她笑着一俯身,娇滴滴的开口。
沈若华不认得她,目光询问的看了看杨清音,杨清音面露不耐之色,显然认识她是何人,且不怎么待见她。
她道“罗小姐,我与县主在此说话,你连通报也不通报一声,就自己走过来了,罗小姐没学过规矩吗?”
杨清音鲜少有这样尖利的时候,沈若华一思索她这话,又看了看眼前的女子,恍然想到了什么。
罗明珠瘪了瘪嘴,委屈的往后退了退,“明珠只是看见了清音姐姐,想过来和姐姐打个招呼,姐姐何必这般针对于我。难不成,是姐姐听了谁人的话吗?姐姐可千万莫要信她,因着母亲的缘故,婉姐姐总是不领会我的好意,常在外诋毁我的名声,我、我实在是无辜……”
“究竟是你诋毁罗婉君,还是她诋毁你,你自己心里有数!”杨清音站起身,目光冷酷,“罗明珠,我哥哥已经和罗婉君订了亲了,即便还未定好黄道吉日成婚,她二人也是未婚夫妻。你整日缠着姐姐的夫君,你要不要脸?”
“我!”罗明珠被杨清音骂的脸色涨红,也顾不得狡辩,拎起裙子便小跑离开了歇脚亭。
杨清音气冲冲的坐了下来,沈若华让她冷静了会儿,才笑着问道“怎么,表哥和罗姑娘终于定下了?”
杨清音吐了口浊气,“定下了,好说歹说,哥哥总算是肯松口了。不过罗姐姐也是痴情,我之前见哥哥同她说过心有所属,无法娶她,要她另觅良婿,她硬是不肯。后来也不知她做了什么,哥哥渐渐不怎么排斥她了。再后来祖母怕夜长梦多,就趁着哥哥立场松懈跟他再提订亲的事,他便应下了。”
“这是好事。”沈若华松了口气,“若是有情人终成眷属,那就最好了。”
沈若华和杨清音在亭中坐了片刻,府上的下人前来寻人,对沈若华道“大小姐,祠堂那边开始上香了,老夫人请您过去。”
“好。”沈若华应声起身,同杨清音告了别,改道往祠堂走去。
祠堂设在沈府后院,位置安静,平日办宴不会吵到沈家的诸位祖宗。
但府上但凡有盛大的日子,都会过来给祖宗上香。
沈若华到时,沈老夫人和沈正平兄弟已经上完香离开了。
祠堂外空无一人,小厮解释道“前院那边宾客太多,老夫人就让老爷和夫人上完香的先过去了。”
沈若华点点头示意自己知晓,让小厮留在祠堂外,独自一人走了进去。
本以为祠堂里没人了,没想到竟有个身影立在祠堂的众多牌位前,他背手而立,身上被一股凄凉和压抑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