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后安排(2 / 3)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3089 字 9个月前

轻起身,背负双手,在厅中慢慢踱着步子,道:“今却有一桩难事。”

说到这里,他转过身来,看着在座几人。

乐凯却比梁老登会捧哏多了,立刻问道:“明公有何难处,不妨说出来,我等参详一下,或可分忧。”

邵勋微微颔首,说道:“昨日在营中,听得南阳土客之争,其情其景,令人悯恻,寝食之际,未尝暂安。”

说罢,叹了一口气,道:“土人流民,皆是百姓。我亦知其间是非曲折,难以论说。今只愿土客百姓相安无事、且自安息,使耕农不废、储峙有常罢了,诸君何以教我?”

其他三人都把目光投到乐凯身上。

乐凯其实事先考虑过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在看到邵勋没有遣返关西流民的意思后,便知道该怎么做了。

来赴宴之前,他甚至与各家代表有过一次短暂的磋商,眼下这些人已各自派出仆役,携带书信,赶回本家报讯了。

乐凯倒是不介意再让出些土地,反正这几年他们家捞了不少,土地、庄客、部曲数量暴增,宛城南边的永饶冶也被他们家深度渗透,倒腾了不少质地精良的军中器械。

乐家部曲拉出来,卖相还是相当不错的。

有百余骑军。

有身披铁铠、手持大槊的千余精锐部曲。

还有外间很难见到的强弩之类的器械。

都是最近几年攒出来的,其中工匠、役徒超过五千人的永饶冶居功甚伟。

自家两个弟弟,一为新蔡内史,一在朝为给事中,他本人则是南阳内史。

乐家虽然算不得一等一的世家大族,但却是那种实力超过名气的地方豪族。

搭上陈公,好处太大了,暂时出点血,将来一定能成倍捞回来,他一点不介意。

但其他人却未必和他一条心了。

你家妹妹先嫁成都王为妃,乐家捞好处。

刚刚有点颓势,妹妹又摇身一变,成了陈公府上的乐夫人,还为他生了长子,乐家继续捞好处。

合着你乐家一直赢是吧?我们有什么好处?

所以,这事情其实挺不好办的。

土客矛盾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南阳的土客之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当初遗留在河南的王弥贼众,不过一两年时间,都能给你整出土客矛盾,更别说南阳这种长达十几、二十年的积弊了。

但陈公都问了,他也不能不积极表态,于是说道:“明公率军南下,消弭了一场大乱,此谓不战之功。对南阳士民而言,此谓不劳而定,善莫大焉。值此板荡之秋,自当相忍为国。仆以为,或可丈量田地,分给流民,以安其心。”

“哦?怎么个丈量法?”邵勋问道。

“以王如之乱为界,界后侵占之田地,一律纳出。已为关西流民所占者,不在此限。”乐凯说道。

对南阳、襄阳等郡国而言,王如之乱是一件大事,极大摧毁了地方上的秩序。

大量自耕农、部分地方豪强甚至少量士族,就那么消失了。

大乱之后,还有不少人南渡,乘船前往江州、扬州定居。

如此一来,空出来的田地其实很多,陆陆续续都被南阳士族豪强侵占了。

但人口锐减之下,他们其实也耕不了那么多田,于是很多荒地又被关西流民捡起来耕种。

乐凯的意思是,让南阳士族豪强吐出王如之乱后兼并的土地,分给关西流民,算是一次让步。

邵勋听完之后,觉得颇有可行之处,于是点头应允:“弘绪可代我与诸族商谈,静候佳音了。”

“谨遵明公之命。”乐凯应道。

与南阳代表议定,邵勋又看向三位关西人,道:“三位近日走了几个坞堡?”

三人对视一眼,最终由韦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