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天要变了(2 / 3)

道路直通江南和京师,又是开海,若说北通州是整个大明朝的枢纽,那么廉州就是大明与整个外藩的中枢,任何货物想要出去,或者有货物要进来,都绕不过廉州。

这消息一出来,到时候必然无数商贾前去廉州,购置土地,提前做好准备,虽说海是开了,可是港口码头、道路都还没有修筑起来,而且货船也暂时还要制造,没有一两年的功夫是不成的,可是做生意,眼睛得放长远,正是因为现在开海还只是筹备阶段,这个时候廉州购置土地,或者先随便做点生意,等到开海时,才能占住先机,否则等到廉州已经成为了天下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时,你再怀揣着银子去投资,有多少钱也未必能摆平。

杨文整理了一下思绪,总算是沉住气了,慢悠悠的吩咐道:“这第一件事,就是你带着一万两银子,火速去廉州,无论是廉州城、沿海甚至是县城的土地,有多少购进多少,若是钱不够,直接写信来就是,府城和县城的土地若是太贵,那就买郊外的也成,反正杨家迟早要在那儿立足,这地是势在必得的。”

“其二,待会儿老夫立即写一封书信,你叫个人快马送回老家去,让老二在家里那边,扩大一下杨家丝纺的规模,大肆招募一些工匠,若老夫所料不差,往后生丝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杨家要及时做好准备,不要到时手忙脚乱。”

“其三嘛……”杨文眯着眼:“前些日子,廉州侯不是说要成立聚宝商行吗?这个商行咱们杨家也要入股,让老二在苏州那边无论如何也要筹措出三万两银子出来,无论他是卖田还是卖地,这是杨家入股聚宝商行的钱,绝不能出什么纰漏。”

杨文说出这三条,才松了口气,他的生意能做到这个地步,也足见他的精明,这三条几乎每一条都与杨家未来息息相关,前去廉州购置土地,这是为了将来让杨家在廉州有个立足的根本,而扩大丝纺的规模,是应对将来市场上货物的短缺,至于入股聚宝商行,自然也是已经敏锐的看出,这聚宝商行将来必定会获利,而且获利绝对不小,廉州侯连开海的事都能摆平,还有什么事能难得倒他,背靠着大树做生意,图个省心。

管事将这三条记下来,随即又想到了什么,一时出了神。

杨文挑眉看了管事一眼,道:“杨忠,你还愣着做什么,是不是有话要说。”

这叫杨忠的管事回过神,不禁苦笑:“话倒是没有,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杨文把事儿交代清楚了,心情不由大好,好整以暇的喝了口茶,笑道:“想起了什么事。”

杨忠道:“小人总觉得,这天要变了。”

“天要变了?”杨文不由皱起眉,这句话有另外一层意思,而且有点大逆不道,他可是商贾,从来不搀和这种事,所以显得有些不悦。

杨忠显然意识到了自己的事态,连忙道:“老爷,小人的意思是说这天下的格局,以前的时候,商贾是贱民,虽然光鲜,可是毕竟总差了点什么,可是这一次,却是大大不同了。老爷想想看,如老爷如此应对的商贾不在少数,到时候整个天下的商贾,只怕都在扩大工坊的规模,如此扩大下去,自然要招募劳力,这么多人弃了土地转而成了工匠,会发生什么?”

杨文眼眸一亮,这杨忠之所以深受他的器重,是因为杨忠的脑子活,没想到自己没有想到的东西,竟被他想到了。大量的佃户成了工匠,市场的需求只会更大,这是肯定的,毕竟一般的佃户,是没有任何购买力的,他们吃的是地里种的粮食,穿的是自己织的麻衣,一年到头,手里也没几个钱,更别说去购买什么了。可是一旦成了工匠就不同了,至少杨文知道行情是什么样子,在苏州那边,寻常的工匠一个月大致能得两千个大钱,现在都是到米铺里去购买粮食,去成衣铺子里购买衣物,甚至一些佃户们自己打造的桌椅瓢盆,也开始到市场中购买。如此多的人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