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能造,但没法量产?(2 / 4)

星火2003 九月酱 4519 字 3个月前

不了解,只是下意识地以为,这是一个解决了材料制法,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

对面的高永玉叹了口气说道:

“是啊,一开始我也没想到。”

“但是最近我查了不少资料,也请教了不少业内的专家,才算是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

“实际上,碳纤维工业,最早还是起源于岛国的。”

“1959年的时候,岛国发明了用聚丙烯腈为原丝加张力牵伸制造碳纤维的方法,并且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商业化,随后便广泛运用在了军民领域。”

“我们碳纤维研究其实也是始于60年代初,但由于当时国际环境恶劣,西方对我们实施了高度技术封锁,加上国内资源紧张,碳纤维的相关研究工作进展非常有限。”

“一直到1975年,在张爱萍的部署下,我们联合二十多家单位攻关,才终于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但也就在这个阶段,对西方技术的盲目崇拜开始了。”

“西方成熟产品的冲击下,我们刚起步的产业根本无法抵挡,整整20年的时间,在碳纤维这个领域,我们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一点进步。”

“主要问题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自己不想搞,觉得投入大。”

“另一方面,就是引进也引进不了。”

“你知道的,巴统条约下,技术过硬的公司都不愿意向我们转移技术,连设备获取也极度困难。”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碳纤维工业,最终就发展成了现在这个畸行的样子。”

“一句话,原理很熟,技术很强-——T800L这种超前的材料也能迅速理解、掌握。”

“但问题就在于,工业化量产,几乎没有可能。”

说完后,高永玉下意识地摇了摇头,随后又补充道:

“哪怕是现在,我们想要引进技术和设备都还是不可能的。”

“国际上排行前列的那些公司压根不考虑跟我们的合作,二三线的公司,比如英国的RK,对我们也是态度暧昧。”

“真要去跟他们合作.恐怕我们吃的亏会更多。”

唐长红默默点了点头,随即问道:

“国际上的同类产品呢?有办法直接引进产品吗?”

“不管生产能不能解决,至少先把燃眉之急解决了。”

“引进不了。”

高永玉果断回答道:

“T800L已经属于48K大线束碳纤维中性能极为优异的一种了,哪怕是岛国那边,他们虽然有这类产品,但产量也跟我们一样少。”

“不过,跟我们不一样,他们设备是齐全的,主要是差在了工艺上”

“拿工艺换设备呢?”

唐长红下意识地开口,但随即他便意识到了不妥。

T800L可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级材料,用它来交换生产设备,实在是有些不划算了。

无论是星火、还是上级部门,都不可能会同意的

于是,他赶紧说道:

“这肯定不行但是,我们真的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拿到需要的设备吗?”

“目前来说,我们只要解决核心设备的问题,就能解决T800L产量的问题,没错吧?”

“没错。”

高永玉点了点头,但随即又说道:

“问题是,拿到设备,真不是那么容易。”

“从预氧化炉、到高低温碳化炉、再到收放丝系统这一系列的核心设备几乎都不会被单独出售。”

“要买,就是买一条生产线。”

“我们得付出什么代价,才能让他们把这玩意儿卖给我们?”

“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