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在笔记本上写下“一个月前家庭争吵,因孩子学习”,接着问:“大爷,那除了这件事,还有没有其他让您觉得不对劲的地方?比如有没有陌生人在他们家附近徘徊?”李大爷摇了摇头:“这倒没注意。不过,前段时间海涛好像挺愁眉苦脸的,我问他咋回事,他就说工作上有点烦心事,具体啥事儿也没跟我说。”
张辉思索了一会儿,又问:“大爷,您知道郑海涛在工厂里具体负责什么工作吗?他跟同事关系怎么样?”李大爷挠了挠头:“好像是在车间干活,具体干啥我不太清楚。至于同事关系,没听他说过有啥矛盾,应该还不错吧。”
离开李大爷家后,张辉又走访了其他几位邻居,得到的信息大致相同。郑海涛一家在小区里口碑不错,邻里关系融洽。但从邻居们的描述中,张辉还是捕捉到了一些可能与案件有关的线索。
张辉回到案发现场,找到陆川:“陆支,我走访了一圈邻居,了解了一些情况。郑海涛一家平时跟邻里相处和睦,但一个月前家里因孩子学习发生过争吵,而且近期郑海涛因为工作的事心情不太好。”陆川点了点头:“工作上的烦心事?这可能是个突破口。你去郑海涛的工作单位调查一下,看看他最近在工作上遇到了什么问题。”
张辉领命后,立即前往郑海涛工作的工厂。在工厂办公室,张辉见到了郑海涛的车间主任刘刚。“刘主任,您好,我是市刑侦支队的张辉,在调查郑海涛遇害的案子,想了解一下他在工作上的情况。”张辉出示证件后说道。
刘刚一脸惋惜:“郑海涛是个好工人,工作认真负责。最近我们厂接了一个大定单,工期紧,任务重,大家压力都很大。海涛为了赶进度,经常加班加点。不过,大概一周前,他跟我说想请假,说家里有点事。我没同意,毕竟订单任务在那摆着。”
张辉心中一动:“刘主任,您知道他家里出了什么事吗?他有没有说具体原因?”刘刚摇了摇头:“他没说,就说挺急的事儿。后来我看他状态不太好,工作上也出了点小差错,就批评了他几句。没想到,没几天就出了这事儿。”
张辉又询问了郑海涛的几位同事,从他们口中得知,郑海涛最近确实心事重重,工作时经常走神。有个同事还透露,曾看到郑海涛和一个陌生男人在工厂附近交谈,两人表情都很严肃。
离开工厂后,张辉马不停蹄地回到支队,向陆川汇报调查情况。“陆支,郑海涛因为工作请假的事和刘主任发生过不愉快,而且最近工作状态很差。另外,有同事看到他和一个陌生男人在工厂附近交谈,神情严肃。我觉得这个陌生男人很可疑。”张辉说道。
陆川思考片刻:“看来郑海涛的工作和这个陌生男人很可能与案件有关。你继续调查这个陌生男人的身份,同时,让技术部门查一下郑海涛近期的通讯记录,看看他有没有和什么可疑号码联系过。”
当天晚上,法医解剖室。
张凯身着手术服,站在解剖台前,神色凝重。面前摆放着郑海涛一家三口的尸体,每具尸体都承载着案件的关键线索,等待着他去揭开真相。
他首先走向郑海涛的尸体。尸体被放置在解剖台上,张凯戴上手套,拿起放大镜,开始进行细致的体表检查。“死者郑海涛,男性,45岁。尸体表面可见多处开放性创口,创口边缘整齐,创角一钝一锐,符合单刃锐器刺伤特征。”张凯一边检查,一边对着录音设备说道。他仔细观察着伤口的深度和走向,“胸部致命伤共有三处,分别位于左胸第四、五、六肋间,创口深度约 7至 8厘米,直接穿透胸腔,导致心脏及左肺严重受损,系致命伤。”
随后,张凯拿起手术刀,按照标准解剖流程,从死者颈部开始,沿胸部正中向下,直至腹部,划开一道长长的切口。“打开胸腔后,可见胸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