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强大水军的情况下,袁术也只能咬着牙齿同意了。
公孙瓒也在妥协,只不过他在和自己妥协。
公孙瓒杀了刘虞之后,得到了整个幽州,他和自己的本性妥协了,他日益骄矜,不再体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他修筑易京固守。公孙瓒先挖了十层围堑,然后在围堑中筑京,都有五六丈高,又在上面盖起高楼。公孙瓒在堑的正中特别盖了一座十丈高的京,供自己居住,并在里面囤积了三百万斛谷。公孙瓒的部下也家家都盖高楼,高楼上千。
他甚至说道:“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兵法,百楼不攻。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
他安安静静的在易京当一个宅男,至于进攻袁绍,他忘记了。
曹操也在妥协,他在和兖州甚至是豫州的那些世家大族妥协,虽然他发布了唯才是举的求贤令,收拢了很多寒门的智谋之士,但是缺乏世家大族支持的他依然底蕴不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放出一部分的权力和利益,去拉拢那些世家大族。在颍川荀氏的带头下,颍川士族接受了他的拉拢,加入了他的阵营,充实了他的力量。
同时他又依靠着这些世家大族的财力,编练士卒,随时随地准备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袁绍也在妥协,他在和自己的愿望妥协。
在听完袁术“保管”了传国玉玺之后,袁绍对于袁术的“敌意”小的不少,能够从董仲颖的手上弄到传国玉玺,充分说明了袁术的能力,至少在这个时候,他缺乏和袁术争雄的资本和威望。
在袁隗的调解下,为了袁家的利益,袁绍“放弃”了和袁术“竞争”的打算,反而支援起了袁术,同时他还在积极进攻已经变成宅男的公孙瓒,想着独霸北方,再来讨论谁究竟才是袁氏继承人这样的一个问题。
朝廷也必须妥协,而朝廷妥协的对象就是董仲颖,因为朝廷没有钱了。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