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发泄完心中的怨气后,他终于确定了明年(即崇祯二年)司礼监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必须将天下半数以上的藩王及其全家老小迁至京城。
藩王在当地的王府资产、田地和店铺将统一交由大明皇家公司代管,并为每位藩王在大明皇家银行开设一个户头,定期将他们产业的收益打入账户。
这样一来,藩王们每人都会拥有一张存折,里面躺着世间绝大多数人需要仰望的一大串数字。
有了这些存折上的数字,他们可以自由地挥金如土。
可以整天在京城的八大胡同、东交米巷、鼓楼钟楼正阳门下遛鸟、驾犬,一家大小还可以去春游、看戏,生活真是惬意极了!
有抱负的藩王宗亲,也可以去海外投资船队和种植园,成为真正的藩王。
“自永乐以来都是天子守国门,宗亲藩王们跟在朕身后,由朕为他们遮风挡雨。
但如今情况不同了,朕希望他们能与朕一同经历风雨,共同承担责任。”
崇祯皇帝用这句话对藩王进京定居以及资产评估代管做出了最终定论。
这件事确实好办,外廷那帮人肯定不会反对,毕竟地方上少了那些藩王,对当地的官民来说简直是大快人心。
如今流寇逐渐增多,当地官府要么无力镇压,要么装傻充愣,把流寇当成普通的土匪对待。
陕西虽然有了孙传庭和洪承畴镇着,可他俩下面的文官,不一定各个都是能员干吏。
一旦流寇闹起来,攻进城池,藩王肯定是第一个被抢的对象。
虽然崇祯皇帝说了,失陷亲藩不追究责任,但真要是失陷了哪位亲藩,还是要有人出来担责的,这黑锅谁想背啊?
说不定藩王们哭哭啼啼地回京城时,身后还跟着一群敲锣打鼓欢送的老百姓呢!
其次,藩王们根本没能力闹腾,手下连一卫的兵马都凑不齐,只能听皇上安排。
杨嗣昌一直没说话,他才不在乎藩王的死活呢,他心里正琢磨着要不要把怀里的那份奏折递上去。
这个奏折肯定会惹崇祯皇帝不高兴,毕竟谁也不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的不是。
但是,杨嗣昌作为一个文臣,一个饱读诗书的士大夫,自然知道有些话该说,有些话不该说。
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