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贾秀才啊,就凭那张凉席儿还有他身边那十八位骑兵兄弟的行事作风,明眼人一眼就能瞧出他们必定是来自边镇的逃亡士兵。像这样的边关士卒,如果不是饿得前胸贴后背、走投无路,又怎会千里迢迢地跑到咱们内陆地区来,跟随我们从事这种掉脑袋的勾当呢?”
说到此处,王大梁稍稍顿了一下,目光深邃而坚定地看向远方,继续言道:“罢了罢了,贾秀才,无需多言,本大王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什么都清楚明白着呢!眼下最要紧的,便是集中精力顺利度过今日这道难关才是正理。其他的以后再说。”
正当两人交谈的时候,只见那凉席儿如同狂风一般疾驰到山坡下方,他所带领的十八名如狼似虎的骑兵紧随其后。眨眼间,他们便与黄元极统领下的二十名精壮的家丁骑兵狭路相逢,刹那间,一场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激战轰然爆发!
此时此刻,双方骑兵展开了一场最为原始质朴的正面对决——对冲!没有任何花哨的战术或技巧,只有纯粹的力量与速度的较量。
然而,这场战斗对于黄元极来说却极为不利。他手下的这支军队堪称疲惫之师,此前已被那群如潮水般涌来的饥民炮灰以及狡猾老练的土匪们死死缠住,历经长时间的鏖战。尽管他们奋勇杀敌,成功地击毙和击伤了数以百计甚至上千计的敌人,但自身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由于被密密麻麻的敌人紧紧包围,他们失去了作为骑兵最重要的机动性优势;在一次又一次艰苦卓绝的缠斗中,更是有两三名家丁不幸阵亡。
就在黄元极内心纠结万分、难以决断究竟要不要舍弃进攻土坡的计划,转而调转马头去与那两百名步兵率先会合之际,这些流寇步卒已经非常难缠,而他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梁大王的骑兵所在,这是一个在他心中慢慢放大的隐患。
突然间,一阵震耳欲聋、令人毛骨悚然的马蹄声响彻云霄。那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又好似近在咫尺,让人不禁心生恐惧。
此时此刻,黄二那因极度惊恐而瑟瑟发抖的嗓音在黄元极耳畔回荡:“守备大人,您快看土坡那边!”听到这话,黄元极连忙顺着黄二所指的方向望去,刹那间,他的目光被牢牢吸引住——那原本看似平凡无奇的土坡,此刻竟成为了最为致命的威胁源头。
十数骑流寇的人马正在朝着他们冲来,马蹄声已经盖过了周围的喊杀声。
那些狡猾的流寇步卒,也慢慢和官兵们脱离了接触,离开数十步的距离做好警戒。
黄元极的瞳孔急剧收缩,心中暗骂道:“该死的流寇骑兵!竟然就是这区区十几个家伙,一直藏匿于这座小小的土坡之上。”
仅仅数个呼吸之间,无数念头如潮水般涌上黄元极心头。他深知此番行动已然失败无疑,而造成这一局面的罪魁祸首正是自己过于轻视敌人所致。此刻,一种前所未有的怯懦情绪悄然爬上心头,令他萌生出丢弃手中兵器、只顾自身安危落荒而逃的冲动。
然而没过多久,黄元极便迅速下定决心,毅然决然地决定要正面对抗敌人。实际上,这实在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抉择啊!毕竟当骑兵与步兵交锋时,如果骑兵战败,只要没有被重重包围困死,那么他们完全能够依靠自身强大的机动能力轻而易举地逃离战场,并实施战略性撤退,留下如同乌龟般缓慢移动的步兵们望尘莫及、干瞪着眼。
但此刻情况却截然不同——双方皆为骑兵,那就意味着要么屈膝投降,要么拼死一战。倘若临阵脱逃转身狂奔而去,恐怕只会死得更为凄惨,甚至连最后一丝尊严都将荡然无存。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黄元极毫不犹豫地高高扬起手中那柄寒光四射的钢刀,带着手下官兵义无反顾地朝着自山坡上汹涌而下的那群流寇骑兵猛冲过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