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愈发强烈(4 / 5)

等有限且老旧的车间里挣扎。

即便秦风真能打造出汽车,其产品定位也不过是国内低端市场,难以企及国外引进的高品质车型。

纵使秦风如今声名鹊起,纵使高层对其寄予厚望,最终他仍摆脱不了失败的宿命。

届时,秦风必将成为舆论抨击的对象——何苦涉足汽车制造这一领域,却又无法超越现有的技术水平。

届时,秦风现今的风光将会成为未来的尴尬。想到这里,苏萌心头不禁掠过一阵窃喜。

因此,她不再为秦风目前取得的成就而心生不快。

“舅父,即使秦风再有能力,汽车也不是说造就能造出来的。”苏萌断言道。

“拭目以待吧,秦风现在得意洋洋,将来必定会跌得更惨!”苏萌昂首挺胸,满脸轻蔑,内心对秦风充满了嘲笑。听闻此话,苏萌的舅舅心中也舒坦不少。

秦风多次对他不敬,他自然不愿看到秦风日后凌驾于他之上。只待秦风无法成功制造出汽车,他便能找到机会将秦风的声誉打入谷底,届时上级必然对他弃如敝屣。

只要没有人再支持他,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还能翻得起什么大浪?

秦风舅舅暗自思量,唇边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面对外界的讽刺、惊叹或是羡慕嫉妒,秦风始终未曾有过丝毫退缩或犹豫。

这段时间内,秦风寻找汽车领域专业人才的消息不胫而走,引来了不少人的主动投靠。

然而,这些人无一能达到秦风理想中的高度和要求。

正当秦风打算近日拜访中科院的一位资深老教授时,中科院内部也得知了他的需求,一群年逾古稀的老教授聚集在一起商议此事。

此刻,在中科院一间办公室中,

国内数位泰斗级老教授正各自端坐椅中,眉头紧锁,仿佛面临一项重大挑战。

令人意外的是,这群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如此绞尽脑汁,竟然是为了困扰中科院的科研经费问题。

“老傅,实验可是迫在眉睫,你突然告诉我经费告罄,这如何是好?”发问者乃生物学界的大佬,眼下他正率领一支生物科研团队进行关键实验。

眼看胜利在望,只差临门一脚,上级却告知他们经费耗尽。

这算哪门子问题呢?

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失去资金支持的消息让医研恢复区的运转陷入困境。“医研还原区还能不能开下去?”那位被称为“老傅”的白发老者被一位愤慨不已的大佬怒目而视。

这便是龙国科学院的灵魂人物,傅院长。随着老傅教授启齿发言,其余几位资深教授也随之响应,一致要求院方拨款解燃眉之急。

中科院汇聚了各路学术精英,同时也是个消耗金钱的无底洞。科研探索、实验操作,花费如江水奔腾不息,即便如此,是否能攻克最终的科研难关仍是个未知数。

面对众多领域权威期盼的眼神,仿佛他们脸上就差没刻上“急需资金”四个大字。傅院长无奈地轻叹,若非万般无奈,他又何苦为此事忧心忡忡?

“诸位先冷静,总会有解决之道,我们院内不是也有自给自足的资金渠道吗?”他安抚道。

尽管作为国家级别的中科院,其经费并非完全仰赖上级拨款,院内自有与外界合作的项目可以补充部分资金。尤其是当前正处于关键实验阶段的合作项目,一旦研究成果问世,受益的绝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本身,投资进来的公司和个人也将收获颇丰。

然而,从立项到产出成果的过程谈何容易?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三五年,甚至有人毕生心血投入却未能见成效的例子也并不鲜见。至于所需投入的具体金额,则更是难以估量。

总而言之,高昂的研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