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报之以琼瑶(2 / 3)

南洋崛起 清风老田 6803 字 2020-03-26

家致富,成就一番霸业。十九世纪的“十六铺码头”,尘土飞扬,到处都是行李箱、箩筐,也弥漫着汗味、水果味、干货、鸡鸭禽类的味道,码头的人们脚步急匆匆,一批又一批人从轮船上下到码头,一批又一批的货物被码头搬运工身挑肩扛的卸下货轮。

繁忙、嘈杂和混乱就是“十六铺码头”的真实写照,大东门码头是十六铺最大的码头,突然迎来一队官兵,驱赶着大东门码头及两边的杨家渡、恒生码头、老白渡码头的船只和人员。

上海道台(苏松太道)邵友濂领着松江知府(松江府)姚丙吉、上海知县(上海县)莫祥芝等人也是坐着轿子随后赶到这里。

他们是接到吴淞口炮台曹德庆的通知,知道有一支比法国舰队更加强大的军舰要前来访问,虽然不知道对方的来历,但从对方的善举来看,邵友濂欣然接受了曹德庆的建议。

“道台大人,我们是不是太过于隆重了?制台大人不会怪罪下来吧?”对于邵友濂的兴师动众,知府姚丙吉有些不解。

“姚知府,礼多人不怪,据曹总兵的消息,对方比所有洋人的舰队都要强,曾留洋英吉利的海军参谋说对方摆出了舰队访问的最高礼仪,我大清是礼仪之邦,万万不可失礼。”道台邵友濂回答道。

曾参与清俄伊犁交涉,并襄办通商事务,并担任过驻俄钦差大臣的邵友濂,深知“弱国无外交”这一点,他在处理外交事务中,感觉腰杆不硬,能做的也就是尽量“不失国格”。

上海是对外通商口岸,上海道这个职位身兼外交重任,还监管上海江海关,在各国随时窥视清国国土和资源的社会状态下,做好上海道的道员可不容易。

同时,上海道台又是一个相当肥的差使,在如此动荡的时局中,邵友濂能够在上海道台上一任四年,一方面是其颇有清名,另一方面也是其才能的体现。

更为重要的是,邵友濂和左秉隆还是好友,“三远”军舰回国在上海修整时,左秉隆曾经拜访过他,两人聊个比较多的话题就是南洋突然出现的华人势力。

邵友濂详细的盘问了来汇报的李参谋,通过对李参谋仔细回忆和表述,邵友濂基本上可以判断对方是那个来自南洋的“兰芳共和国”。他听左秉隆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兰芳共和国的对手,连常驻清国的英国皇家海军炎黄舰队都被其彻底歼灭,还有谁能抵挡得住?

法国人?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别看清国在清法战争中失去了很多,那只是清国大臣们的无能而已,丧失国格而不自知,屈辱而沾沾自喜。

从来都是态度倨傲的洋人,有哪一个国家的舰队会对清国释放善意?或许也只有那支南洋的兰芳舰队而已,通过左秉隆转述杨兆鋆的描述,邵友濂深信自己的判断,因此才会如此兴师动众。

从心底里,邵友濂还隐隐有些期待兰芳海军的到来。邵友濂心想着舰队从吴淞口一路航行,沿途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那些洋人码头上的杨人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态。

确实,从怡和码头开始,公共租界的洋人就注意到了这支舰队,如此庞大的身影,给人非常震撼的感觉。

鹰酱人对舰船是非常熟悉的,他们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军舰,什么是民船。即便他们知道客滚船是民船,但其身姿带来的震撼也是巨大的。当然,江湖级护卫舰和登陆舰可是有舰炮存在,他们是不会将此列入民船系列。还有那福清级补给舰和万吨杂货船都配备有固定的高炮和高射机枪,他们同样不会将此列入普通民船系列。

在鹰酱人眼中,这支舰队及时武装运输舰队,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客货两用舰队,不是一般人可以轻易能撼动得了的。

鹰酱人如此想,公共租界及法租界的其他国家的人也同样如此想,只是清楚夏威夷王国国旗的鹰酱外交人员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