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希望(2 / 3)

南洋崛起 清风老田 3096 字 2020-05-09

,茫然的上岸,同时,我还记得无论男女,你们强迫他们绞掉他们的辫子,剃成光头的时候,他们那种绝望的眼神。”

“我不明白,为何短短几天时间,他们变化怎么会这么大?这还是洪水过后一直徘徊在生死线的灾民吗?”

“希望!”牧原简简单单的回答。

“希望?什么希望?什么样的希望能让他们死守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那样的古训都可以不再计较?”张之洞依旧不解。

牧原回答说“是的,就是希望,美好生活的希望。首先,我们剃发、泡澡和彻底的换服。和多尔衮的剃发易服不一样,没有杀戮,只有清爽,只有舒适,这就是关爱。”

“从接他们的第一天开始,这种关爱无时不刻都存在着。长久的饥饿不可暴饮暴食,这种细节只有我们才会注意和重视,不断加浓的米粥,一步一步的营养补充,一日三餐的改变,身体状况明显好转,这些的变化,没有人感受不到这里面的善意。”

“身体好转之后,我们给他们服下的药丸,清理肠胃中的蛔虫;我们给他们从头到脚的检查,有针对性的治疗,种种行为看似带有强迫性,但每一件都是在为他们考虑,让他们真正体味到了关爱。”

“无论男女老幼,不用为一日三餐操心,坐下来就能接受我们手把手的教他们读书识字,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的体验,曾经的羡慕变成现实,哪怕是铁石心肠也会被融化。”

张之洞闻言感慨万分,这些都是自己耳染目睹的事情,兰芳人做得轻车熟路。有些做法在他看来一时之间难以理解,没有想到每件事都不是无用功,其中

蕴含的玄机无非就是两个字“关爱”。

他满脸苦笑,这本该是他们这些父母官应该做的事情,他们何从想到过,合作做到过,难怪会这么快就有了认同。

心中对兰芳有了莫名的警惕,也有了莫名的敬意,很是矛盾,他问“牧部长,你如何看大清帝国和大清子民?”

“大清子民?”牧原双眉紧锁,反问了一句。

“对,这些不就是大清子民吗?”

牧原冷酷的笑了笑,嘴角的揶揄之色毫不掩饰“香帅难道也将自己当作大庆子民?通古拉斯人扣关两百多年来,有多少人会认为自己是大清子民?虽然有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但谁又知道这句话完整之后只是作者的一种抱怨,倾诉了心中的不平和牢骚,却被用来作为统治的金科玉律,实为可笑至极。”

“我们心中只有大汉民族、血肉同胞这个概念,没有所谓的王权,更没有所谓的子民,人虽分三六九等,但不能生命不容践踏。”

“好吧,或许你们是对的,那你又如何看待这个民族?看待两百年前的被杀戮?”张之洞虽然无法反驳,但有些激动。

坐在旁边的刘沛在牧原沉默的时候接过话题说“这个民族皮肤上戴着善良、仁慈,血肉里有着奴性,骨子里藏着血性和残忍,灵魂里刻着不屈、骄傲和伟大。”

“因此,多尔衮那条留发不留头,留有不留发的剃发易服谕令之下,有了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反抗是不屈、骄傲,以全民族气节和孝道,仅花城一地,付出了七十余万条生命,但在生死存亡之际,更多的人只能选择了顺从,被迫剃发易服,这是对生命的敬重和大智慧,保全有用之躯,深藏传承等待机会。”

“通古斯人的民族心理是非常复杂的,他们虽善战,但人口数量稀少,面对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又人口众多的汉民族,内心有着深深的自卑与不自信,对汉人充满了警惕和恐惧,他们需要剃发易服这个检验顺从度的工具,试图剔除汉人中的血性精英群体,消灭殖民统治的潜在威胁。”

“通古斯人这种甄别和筛选表现出这个民族的急功近利与政治上的幼稚,将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