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变成哑巴(2 / 4)

妈或婶婶大相径庭。

在家乡的俚语中,只有自家人才能直呼“妈”,对他人则是称作婶婶。

一眼就能看出杨安国像是典型的农村出身,他羞涩地躲在杨栋身后,如果不是杨栋叫他说话,几乎让人误认为是位姑娘。

王玉英边领他们前往后院,边询问这一路上的情景:“二叔,您是什么时候到的?”

"我昨天下午就到了。

"

杨栋说着,但王玉英似乎不解:“您昨天下午到了怎么今天一大早就过来?”

杨栋看看二儿子杨安国,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笑道:"大婶子,我俩接了你的信就马不停蹄地赶来了。

可从火车站到你住的地方,路实在不好找,我跟安国花了大半天功夫才来到这。

当时院门已经关上,我们不想打扰你们,只好在院子里借宿了。”

杨军听到这里一时惊讶,下意识脱口而出:“你们昨晚上露天待了一晚?”

仔细打量这对父子,破旧的羊皮大袄和粗布长裤,并不比普通人穿的暖和多少。

杨军感到难以置信,他们的遭遇令他赞叹他们是真正的勇士,竟敢在四九城寒冷的夜晚露宿街头。

实在钦佩他们的胆量,能在那样的寒冬之夜里坚持下来,可以说杨家列祖列宗都在保佑他们免于冻死冻伤。

杨栋并未察觉杨军微妙的想法,反而拍拍胸膛不在意地说:"那点小事儿而已,咱们那地儿才真叫冷,下了火车我和二娃子还在河边洗了个澡。”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军只能暗自感慨这位二叔真有种,能够面对严苛的生活境遇毫不畏惧。

不对……他在面对什么?

算了,这不是重点。

杨军确认这对父子在外挨了一夜后,料想他们肯定没吃过什么饭。

于是他回前院让傻柱熬制了一大锅羊肉汤,又拿了十个馒头回到后院。

一开始,杨栋父子还有些拘谨,直到王玉英假装发怒,他们才开始动餐具。

父子两人似乎饿得不行,两人一人抓起两个馒头撕成小块放入热腾腾的羊肉汤里浸泡,随后端起大碗狼吞虎咽起来。

二十分钟不到,一大盆羊肉汤连同十个馒头全部消失了。

看到这一幕,杨军和王玉英对视无言,简直是 年代的画面。

这些年他们吃得足够好吗?合作社分得的那点粮食能撑饱全家吗?两个小子加上老少三代,哪怕只是一年半的口粮也到不了年底。

尽管很想再添食物,但杨栋坚决反对,他说白面馒头珍贵不易多吃,尝过滋味即可。

杨军也不再强求,只是先填饱肚子,长久的空腹状态需控制食量,况且接下来还需要吃正席。

待续..

=3D=3D=3D吃完饭后,王玉英关心起了杨栋家的近况,询问起爷爷奶奶的身体状况,还有粮食是否足够等生活琐事。

而杨军暂时没有立刻离去,而是安静地听着王玉英的问话。

在他们的交谈中,杨贵自离开家乡,在京城钢铁厂谋生后,极少回山西的故乡,后来与王玉英成家立业,定居京城后,回乡的次数就更稀少,然而,年年都会给老家邮寄钱款表达他的牵挂。

杨栋则一直守护在家乡的农村中,奉养双亲。

至今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杨安邦今年二十五岁,早已娶妻生下一对子女;至于见到过的杨安国则是他的小儿子,年纪十九岁,初中辍学后,成了队里的农用拖拉机操作员。

据他们聊天时所知,即便在父亲杨贵逝世后,王玉英仍坚持给杨贵的老家汇钱。

对于家里日益艰难的生活,杨军很难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