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飞拉达效应(1 / 2)

飞跃悬崖 大头荃 1029 字 3天前

说到飞拉达,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什么是飞拉达?在项目立项的时候,我就留了个心眼,单独和伊万有过好几次办公室、现场的交谈,那个时候,我脑海中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想法,当然也就无从找起一些项目内容的资料了,因为我连项目内容的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些内容,于是只能和当时普通话语言水平还非常一般的伊万手脚并用的来探讨,实在沟通不到了,叫上小陈来当当实时视频翻译,才将我的想法传递明了。

当我第一次想到这一片悬崖也可以像其他地方的悬崖峭壁一样的建设玻璃栈桥的时候,心里就已经觉得缺失了些什么似的,别人都已经将悬空玻璃桥玩出感应动画出来了,一踩上去就马上显现出玻璃爆裂的图案且加持了爆裂音响效果,就算我能拉到投融了,也是跟在后面吃灰的节奏,不另辟蹊径是没有生存空间的,于是才想到了悬崖玻璃屋这有点惊世骇俗的点子,顺便就拉到了投融。但是我这个人总有危机感,或者说是基于危机而产生的焦虑感,在项目立项的时候,让龙凤哥另行报建了铁索攀岩这个内容,不过之后就没对任何人说起过。这个铁索攀岩,是对悬崖玻璃屋和攀岩的一种补充,我的想法来源是小时候看电影《智取华山》得来的,当时就感觉很是震撼。

等到和伊万探讨这一点的时候,他问我为什么要搞这样的内容,我说紧紧攀岩是不足够的,我觉得这个铁索攀岩和攀岩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是要攀爬,但是铁索攀岩是横向移动居多,有时候也要上下移动,而攀岩基本就是向上,好像不够过瘾。我这里哔哩吧啦的说了一大通,他认可了,毕竟从他的工作角度来说,其实内容都是一样的,就是能整天呆在山崖上,这就足够了。

我认可这种铁索攀岩,也有考虑过安全问题的,如果真的出问题,那么谁也逃脱不了地球引力的吸引,都是往下掉的,这点伊万也认可。然后我说,当人的眼光只能望上看的时候,因为头部仰望角度的原因,上下就那么90度的范围,而铁索攀岩则不同,头部左右视觉范围可以去到180度,视觉上当然是铁索攀岩更加震撼。那么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既然设置了攀岩,为何不顺便搞好铁索攀岩呢?这样也能多一种体验内容啊!

最后他在小陈的教诲下,说除了我用“铁索攀岩”这个词是十分的老土。我问这内容应该有专用名词是吧?他轻蔑的看着我,嘴里吐了了飞拉达这个词。从他表情看得出,他不屑于飞拉达,更是喜欢攀岩。这个我可以理解,飞拉达嘛,可以大众化一点,甚至不用这么专用的攀岩教练,只要安全保护措施做好来,一般教练都能带领游客上山,而攀岩则不同了。

不过,因为我们项目进度的原因,最开始有这想法的时候,我们在国内还是第一批,现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了飞拉达了,我们已经失去了头啖汤。所幸的是,我们的飞拉达是基于项目综合体的基础上,不然可能还没开业就已经嗝屁了。

这都怪我,是我太过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造成了项目拖拉,停停改改的。本来好端端的飞拉达在坐着呢,我又要求伊万在进行飞拉达线路勘察和建设的后期时候,带着金姨的手下一同上山,顺便在悬崖峭壁上种上铁皮石斛,时间就这么的拖了下来,这也让伊万很是不满。但是,这其中我是又有奇思怪想的,就是在面对银海湾大桥方向的那一面悬崖峭壁上的凹进去的位置,再搞上两间玻璃屋,不过这两间玻璃屋有所不同,要来这两间玻璃屋入住,对不起,任何时候你只能走飞拉达出入。如果你要走常规的路线,我另外收钱。这常规路线,就是一条专门设置在玻璃屋旁边的玻璃栈道,除了服务员之外只供住客使用。

因为这个原因,建设费用又多了N十万,有时候我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随心所欲的在做事,反正都不是用自己的钱,用完了,没有了,还不起了,你们就按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