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昆山镇血战 金融战前奏2(18 / 24)

股攻 代满哥 17178 字 4个月前

副团长,王大富说他为了执行军令,枪杀了一位阻儿当兵的老太婆,现在想起来过激,李家泗保持他的职位不变。柱子作战勇敢,提升为少校营长。刘虎子评定战斗英雄简单,没死的山东土匪兄弟,都是少尉起步,上尉为止。牛师长的十八位新兵,阵亡的算烈士,受伤的都为战斗英雄,没有一位打仗怯场,活着的都正式任命为少尉排长和副排长。

杨敏是唯一在小镇能够活着走路的公职人员。镇上的特工和低级公务员,保丁,警察,活着走路的没有一个。没跟前镇长逃难的基本上都死光了。老百姓评定烈士由李家泗圈定的只有两位裸女。在战斗中,打死一个日本鬼子才能评烈士,这需要有活着的当地人和难民作证,才能评烈士或英雄。

国军将士不用评定,只要登记部队番号,校对花名册,他们是击毙大多数日军的英雄。勇敢的老百姓评烈士就显得为难。第一轮调查,真正为抵抗日军死亡的老百姓,只有十六位男女。绝大多数死亡的老百姓都是逃跑中被日军击毙。

新兵中有在逃跑中被日军击毙的,李家泗定性为逃兵。无烈士尊称,只有和阵亡官兵同样的抚恤条件。一次性向家属发放五亩军垦田,逃兵没有补贴,烈士有三百块补贴。原镇长,原地产大王留下的房屋,田产和缴获的资金作为烈士抚恤备用金。被日本鬼子绝户的老百姓家产被李家泗宣布财产全部归抗日公产。

镇上有文化的,活着的男女老少成立新政府,按李家泗的要求行事。以后全由郑文龙负责。活着的老百姓都知道只有参军抗日,政府才有抚恤。家人被鬼子杀害,还要自己掏钱,搬尸体埋葬。

鲁瑛左手牵着一位八九岁的小男孩,右手拉着一个行李箱来到临时指挥部。李家泗说:“孤儿。”鲁瑛说:“他的父母全让鬼子杀了,他是被母亲压在身下躲过一劫。”李家泗说:“你就做孤儿的妈妈,准备出发,一个城里的孩子,不应该流浪在农村。”小男孩穿着打扮一看就是富家小少爷,鲁瑛是大城市美女,知道城乡区别,这次战斗,孤儿无数,她偏偏收养难民小男孩,算是人生缘份。其他孤儿被镇政府收养,或等待命令。

李家泗清点完枪支弹药。缴获日式重机枪四挺,轻机枪九挺,掷弹筒九支,迫击炮二门,步枪一百二十支,狙击步枪五支,手枪九支。弹药缴获不多,在战斗中消耗过大。日制武器没有足够的弹药供应,就是一堆废铁,一个中队的武器装备,只剩一个小队的弹药。全押在了新阵地上。

缴获国军的枪支弹药,基本上都是步枪,冲锋枪,手枪。数量与日本差不多。加上李家泗携带的武器装备。所有弹药只够一个排的基数。这种装备的武器弹药可以购买到,李家泗的命令是,除了带走的,其他多余武器装备一律收藏,等待弹药补充。

杨敏忙完抢救战友的工作,她来找李家泗汇报工作,她有机密情报汇报。李家泗一个眼神,鲁瑛,文静随后跟随。一起走进军统情报点房子,房内尸体九具,杨敏指着尸体年纪最大的说:“他是军统局苏州情报站副站长上校。身上有二本机密电码本,包括国防部的绝密密电本。我的身份低微,没资格看密电码本。”李家泗说:“看军统机密电码本,除非军情紧急。”杨敏拿出已经写好的电文,是份军情汇报:上校副站长已经阵亡,日军穿插部队攻入昆山,被路过战略研究室小股部队收复,请求增派兵力增援。敌主力部队即将进攻。

李家泗拿出笔修改几个词说:“我是挂靠战略研究室的少将,本不应该插手军统机密,看在军情紧急,电报以上校名义发,发完之后,你护送他的尸体去上海军统站,电报是在上校死前发的。”杨敏说:“一切听你的。”

李家泗从上校尸体的内衣口袋里掏出二本电码本。坐在办公桌前把电文改成数字。杨敏打开电台联系。鲁瑛拉着文静出去公干,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