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员被救。整个贫民窟的武装撤离,维持秩序的法军派遣第一批进入战区的是收废品的。
收废品的那是数万人,巡捕打着保持中立的中国文字,跟在后面。国际红十字会的医生护士,和战地记者。日本投机商派遣大量人员跟着进入,落入眼前的是中国武装人员都整齐摆放。日军尸体都是阵亡前的样子,携带武器装备都收缴。
法租界关卡,打响第一枪的是国际雇佣军,当雇佣军指挥官从望运镜里看见二公里外的车队,就知道营救的人来了。进攻命令下达,二辆坦克越过分界线,防线上的高射机关炮,轻重机枪,迫击炮,坦克重炮,一齐开火。吴青山部的轻重武器跟随国际雇佣军行动。
法租界关卡和华界就是一条平坦的马路。关卡沿线是互设障碍物。法军关卡处,是修整几个月的钢筋水泥防御线,日军的关卡是临时建筑。日军守军根本没想到几十米来外的法军会主动开火,开战就死伤大半。残敌抵抗微弱,他们看见两辆坦克后面是数百中国人在洋人指挥下,跟在坦克后面进攻。
坦克进攻,轻而易举突然防线,密集的弹雨让日军损失惨重,组织不起有效抵抗。
负责指挥的是吴青山,云豹的政委和参谋长。他们第一次跟随国际雇佣军打了一场高烈度的现代化战斗。坦克炮弹,一刻不停的发射。迫击炮一发接一发,修正只是轻调。比国军,日军的发射频率快十倍。特别是高射机关炮,打飞机的,现在打日军,穿透力强。重机枪阵地的子弹根本不停止,开枪既总攻。
坦克直接开过日军尸体推进,数百人及时跟进。当车队距离关卡只有数百米时,华界的日军驻军残敌正在逃窜,数百人追杀几十个日军,很快就全歼。
前车队停车开枪射击,后队停车,车队炮兵聚在一起,四门迫击炮排成一排,修正瞄准,这一刻,已经会师。国际雇佣军和数百便衣武装,一起歼灭尾随日军。又是炮弹轰,重机枪射击。迫击炮精准的落入后面车队里,一道密集火力网形成,尾随日军许多没下车就阵亡,少数逃出火力网,朝着广阔的华界四处逃窜。
国际雇佣军没有追击,而是下令打扫战场,有序撤退,尾随的日军不用去打扫。
曹玉兰本想狙击,一个敌人没看见就被强大的火力网群歼。防弹车经过战场,所有参战人员知道,这是他们的核心任务,已经成功完成。
李家泗赶到关卡时,战斗已经快结束,看见熟悉的政委说:“外国人打仗这么猛。我都有火力恐惧症了。”李家泗说:“惨烈程度是中日战争五倍,他们不把炮弹当钱。”防弹车经过李家泗的摩托车,云豹停下车说:“少爷由你护送了。”李家泗坐上轿车,发动防弹车慢行,等待国际雇佣军跟上。
云豹开始指挥全局,一个半中队的日军被全歼,小半个中队的尾随日军逃亡。统计战果,国际雇佣军死亡三个,伤十二人。云豹部队牺牲十三人,伤二十七人。如此大比例的伤亡之比让参战人员兴奋。
连驻守关卡的法军军官都向这支国际雇佣军敬礼,这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伤亡少,撤退更快。尸体由法军处理,伤员随军医救治后出发。
国际雇佣军乘坐各种车辆跟上防弹车,驶往军港码头。
云豹兵分两路,一路是伤员队伍,他们和野狼部伤员会师,营救梁军的部队那是一个惨。营救田琳的那是一个痛快。国际雇佣军战斗力世界第一。一路是跟随车队去港口货运码头。
军港码头,国际海关码头,货运码头同在一片水域。
军港码头被美英法等国的军队控制,要有特别通行证,才能驾驶轿车驶入军港码头里面。由陈静带队护送队伍被挡在了休息区,大多数人没有护照,根本进入不了军方查证的关卡,这批人提着行李等待通关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