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域特色的番号建议。例如,对于驻扎在山区的步兵师,他提议命名为“崇山之师”;对于驻地有大河的师,可称为“长河之卫”。
袁华根据各师的任务分工,明确了其使命。对于负责边境防御的步兵师,他拟定了“边疆之盾”“国门之卫”等番号;对于主要执行国内维稳任务的师,则考虑了“和平守护者”“安宁之师”等名称。
罗显反复斟酌每个番号的音韵美感。他尝试将不同的字词组合在一起,力求使番号既响亮又富有韵律。例如,“荣耀之师”“英勇之军”等番号,在他的精心雕琢下,更具感染力。
杨封思考着水利元素与番号的结合。他想到了“水润之师”“泽被之军”等番号,既体现了水利对国家的重要性,又寓意着军队如同水利一般,滋养着国家和人民。
郑平突出部队治安维护的使命,提出了“治安之盾”“百姓守护者”等番号。这些番号让百姓感受到军队的关怀与保护,增强了军民之间的联系。
王武从军事战略角度出发,将番号与战略布局紧密结合。他根据不同的战略方向,为各师赋予了“东方之剑”“南方之盾”“西方之锋”“北方之铠”等番号,使各师在战时能够迅速明确自己的位置和任务。
陈结则深入挖掘文化元素,将经典诗词、典故融入番号中。如“浩然之师”(取自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破釜沉舟之军”(源自项羽破釜沉舟的典故)等,这些番号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还能激励将士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臣们将各自拟定的番号汇总呈递给李争。李争仔细审阅后,对大臣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决定综合各方意见,为二十个步兵师确定全新的番号。
于是,步兵 1 师被命名为“龙威之师”,寓意着皇帝的威严与军队的强大;步兵 2 师为“虎贲之军”,象征着勇猛无畏;步兵 3 师为“岳飞之师”,以纪念古代名将岳飞,激励将士们忠诚爱国;步兵 4 师为“崇山之师”,体现其驻地的山区特色;步兵 5 师为“长河之卫”,守护着大河之畔;步兵 6 师为“边疆之盾”,担负边境防御之重任;步兵 7 师为“国门之卫”,保卫国家的门户;步兵 8 师为“和平守护者”,维护国内的和平稳定;步兵 9 师为“安宁之师”,为百姓带来安宁;步兵 10 师为“荣耀之师”,追求荣誉与胜利;步兵 11 师为“英勇之军”,展现勇敢无畏的精神;步兵 12 师为“水润之师”,寓意着水利对国家的贡献;步兵 13 师为“泽北之军”,如同水利一般滋养着人民;步兵 14 师为“治安之盾”,维护社会治安;步兵 15 师为“百姓守护者”,守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步兵 16 师为“东方之剑”,在东方战略方向上发挥重要作用;步兵 17 师为“南方之盾”,守护南方;步兵 18 师为“西方之锋”,在西方展现锋芒;步兵 19 师为“北方之铠”,为北方提供坚实的防御;步兵 20 师为“破釜沉舟之军”,激励将士们在战斗中勇往直前。
随着新番号的确定,大明帝国的陆军部队焕发出新的活力与斗志。将士们以全新的番号为荣,更加努力地训练和战斗,为保卫国家、守护人民而不懈奋斗。
在紫荆城,李争看着士气高昂的陆军部队,心中充满了自豪与信心。他知道,在这些英勇的将士们的守护下,大明帝国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穿越1840年到美洲建立大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