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变法,臣的确不看好”,端木赐说道。
“为何?”,熊章问道。
“臣以为秦君变法有三不好,秦君手下没有一支忠诚且善战的秦国新军,臣以为这是变法之大忌,此为一不好!”端木赐言辞恳切地说道。
楚王熊章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卿说得不错。”
楚王熊章深知,任何一场变法都可能引发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因为它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权益。
如果深入推进变法,就会触碰这些人的底线,导致他们奋起反抗,当年郢都之乱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这种情况下,君主必须拥有一支可靠的军队作为后盾,然而,秦君目前还缺乏这样一支可以完全信赖的力量。
对于当初的楚国来说,楚王熊章的依靠正是他麾下的禁卫军以及城外的新军。
这些军队不仅训练有素,而且对他忠心耿耿,一旦遇到危险,他们将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扞卫楚王的地位和权威。
但秦国呢?秦君似乎并没有这样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支持他的变法。
“秦君不顾秦国的真实国情,就想着照搬楚国变法,臣以为不妥,楚国之法是王上和令尹根据楚国国情拟订的”
“而秦国国情跟楚国的情况迥然不同,楚法在秦国,一定就会像是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一般,不伦不类,此为二不好”,端木赐说道。
熊章点头也表示认同,的确如此,楚国与秦国国情相差甚远,强行移植楚法到秦国,必然会水土不服。
后世秦孝公所采用的变法,那是卫鞅走遍秦国各地,深入基层而为秦国定制的秦法,效果自然非同凡响。
“臣以为变法不可急,秦君此人英明果决,且有大志,但他有一点却不及王上万一,那就是耐心,根据臣多次跟秦君接触来看,秦君有着年轻人一样的通病,那就是缺乏耐心”
“按秦君之才,若其能按部就班的治理秦国,或许还能让秦国慢慢强大起来,但他若要在秦国变法,恐怕会坏事,这就是臣认为的第三不好”,端木赐对熊章说道。
熊章点点头,表示认同端木赐的观点。
一个国家只要君主善于选拔和任用有才能的人,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太差。
但变法却不同,它是一种极端的手段,可能会使国家迅速崛起,也可能使国家陷入混乱并快速衰落。
因此,变法需要谨慎行事,避免过于急躁而导致决策失误。
熊章思索片刻之后说道:“爱卿的话,寡人已经明白,尽管秦国变法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寡人认为还是应该特别关注秦国。”
“一旦秦国强大起来,楚国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压制,甚至出动军队摧毁秦国。如果秦国变法失败,那就寻找机会吞并秦国。”楚王熊章语气坚定地对端木赐说道。
端木赐听后,认为自己的大王对秦国的关注度有些过高。
然而,如果秦国真的因为变法而陷入混乱,楚国确实可以趁机在秦国身上谋取利益。
“王上,臣这次使秦,已经说服秦君于明年秋收之后,秦国与楚国一起对晋国出兵”,端木赐脸上挂着笑容,向楚王熊章禀报说。
楚王熊章听后,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好啊!秦国虽然贫穷,但秦军英勇善战,如果他们能够东出,攻打魏氏的领地,那我们拿下韩氏的土地将会变得轻松许多。”
尽管楚国凭借自身的实力足以硬抗赵、魏、韩三家,但要实现战略目标,恐怕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如今有了秦国分担晋国的部分压力,楚国也能松一口气。
“卿入秦之后,卫国也正式加入楚盟,并且寡人与卫侯、陈侯、宋公三人在蔡县会盟”,楚王熊章对端木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