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批红,地方上,巡府、巡察御史……”
王守仁道:“在宣宗的努力下,大明权力组成十分健康,正统一朝……虽没酿成大祸,却冲击到了权力架构平衡,直至先帝,才得以扳回局面,然,不说太祖、太宗,较之宣宗仍有所回落;
当今皇上仁厚守成,好处是四海承平,国泰民安;坏处是权力组成再次失衡。”
唐伯虎不懂庙堂格局,完全参与不了讨论,便举杯劝酒。
又几杯酒下肚,李青沉吟道:
“如今内阁势大,三学士人品、能力,如何?”
“能力很好,人品……也尚可。”王守仁笑道,“李公善谋,刘公善断,谢公善辩;有人将这三人性格、能力编成一句话: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接着,他收起笑意,“当初阁部相争,看似没分出胜负,实则内阁大获全胜;
当初六部一句:内阁可居相位乎?
在皇上的偏帮下,倒真有可居相位的意味。”王守仁道,“尤其是这几年,随着影响力的逐渐拔高,内阁俨然立于六部之上!”
李青眉头微皱,问:“皇帝就没有补救吗?”
“如何补救?”王守仁苦笑,“眼下局势,内阁要么强,要么亡;内阁大学士在不得兼职的情况下,一旦取消跟储君的捆绑,立时就会土崩瓦解,情况只会更糟糕。”
继续阅读
顿了下,“皇上的确做了补救,六部尚书如今都兼任了太子老师,然,效果并不大。”
李青默然。
内阁终是成长起来了啊!
阁部之争由来已久,如今局面是预料中事,亦是必然,庙堂之上,到了,总要分出个大小王出来……
李青幽幽吐出一口酒气,叹道:“这些我都知道,还是说回太子吧。”
他问:“你觉得……太子将来能做一个好皇帝吗?”
“这个……我也不好妄下判断。”王守仁摇头,“眼下风平浪静,局势并不明朗,且我虽与太子相处日长,却并非与他亲密无间,总得来说……太子是个很有想法的人。”
默了下,说:“只有等到权力交接,太子做了皇帝之后,才能做出判断。”
李青缓缓点头,沉吟少顷,问:“对太子做皇帝……你有没有担心?”
“没有。”王守仁回答的干脆,道:“太子自幼就被册立,立场上,法理上,百官尽皆拥护,哪怕多数人对太子言行颇有微词,可内心都是认可,并认同,权力交接不存在丁点意外,未来有摩擦是肯定的,不过,绝不会失去控制。”
王守仁微笑道:“先生不必担心。”
“唉,这些我当然知道,我担心的不是百官,而是……太子啊!”李青苦笑。
“哎?太子非蠢笨之人,别看他不着调,其实心里透亮着呢。”王守仁笑道,“未来庙堂上,谁小瞧太子,谁吃大亏!”
见他这般自信,李青心里莫名轻松许多,也笑了:
“多亏有你的引导。”
“呵呵……我倒是觉得有我没我差不太多。”王守仁笑道,“太子本就极具天赋。”
唐伯虎为二人酒杯添酒,一边道:
“未雨绸缪是对的,可若是一门心思为未来烦恼,就是杞人忧天了,大明之昌盛,堪称历史之最,江山稳固,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最根本的,这点保证好,就出不了大乱子。”
“伯虎这话在理。”王守仁认同,笑道:“先生莫忧虑这些,庙堂嘛,这池水既没清过,也没平静过,历朝历代尽皆如此,哪怕太祖、太宗那样的铁腕皇帝在位时,不也一样?”
“呵呵……说的也是。”李青苦笑点头,他稍稍开朗了些,“小云,未来这里就交给你了。